(摘自魏小安2010年4月17日在湖州鄉村旅游論壇上的發言) 鄉村旅游是已經討論了無數次的題目,我今天想說一個新的題目,從鄉村旅游到休閑農莊。為什么說這個題目是個新的題目呢?中國的鄉村旅游發展今天25年,大體上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農家樂,基本上是一個點狀發展;第二個階段開始提升到鄉村旅游,這大體上是一個線狀的發展。我們現在面臨著第三個發展階段,就是要把鄉村旅游提升到區域經濟和城鄉新統籌的格局來認識。從這個角度來說呢,就需要培育休閑農莊,這個基本上是一個面狀的發展態局。所以鄉村旅游從點到線到面應該是一個發展趨勢。如果從區域角度來看,西部地區基本上還局限在農家樂的點狀,中部地區已經開始鄉村旅游的線狀,東部地區應該發展休閑農莊的面狀,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看法。 一、鄉村旅游的新開拓 什么叫休閑農莊呢?就是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充分把握鄉村的文化資源,形成一個聚集化發展勢態,休閑農莊目前來看大體上有兩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是主題鎮和專業村的形態,很多地方已經發展起來了。第二種形態是什么形態呢?是度假社區的形態,度假社區是房地產樓盤,但是第二居所,創造了第一生活。因為這已經涉及到鄉村旅游的范圍到底怎么劃定,超越了城市建成區就是鄉村,在鄉村里建的什么東西都可以視為鄉村旅游。比如北京五環路以外大批的樓盤,這些樓盤我們不應該納入到鄉村旅游的范圍之內嗎?我之所以說研究新的城鄉統籌格局,主要是指這個新概念,這樣一個新概念也使鄉村旅游的提升會有一個大的突破,對鄉村旅游總體范圍有一個大的突破。 我希望湖州在休閑農莊的發展上能夠成為全國的一個典型地區。因為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地區,作為一個生態環境非常好的地區,湖州有條件來做這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湖州有非常充沛的市場資源,不僅是資源和產品,這樣一個市場資源構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就要求湖州必須創新,必須提升。在新的鄉村旅游這篇文章上,全國而言現在還沒有開題,更談不上破題。我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覺得應該在這方面好好的研究一把,這是一個全新的題目。如果這個題目我們做出來了,實際上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中國的鄉村旅游在世界上也會走到前列。就世界而言,實際上也有不同的模式,比如歐洲的鄉村旅游,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歐洲的鄉村旅游很多東西我們學不了,中國的情況只能是三類形態同時存在,而且是長期存在。但是這三類形態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升。 二、鄉村旅游的市場訴求 之所以我們這么多年始終局限在農家樂狀態,實際上對這個問題沒有真正的看清楚。城市人到鄉村去旅游、去體驗,實際上更大程度上是追求詩化的鄉村,是想象中的鄉村而不是愿生態的鄉村,但由于市場訴求不清,所以導致鄉村旅游多年以來始終局限在近距離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之中,形成非常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這樣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市場訴求到底是什么?我歸納了幾句話叫做:“民俗風、山水畫、田詩、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城里人是用一種浪漫來想象村莊,但是這種想象是我們的原真嗎?決不是原真。所以這里邊包括有些地方提出來的原生態,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人文的自然,而且要盡可能做到精致的自然,才可能對應需求。比如我們到西雙版納,想象月光之下的鳳尾竹,鳳尾竹掩映下的傣家族竹樓,充滿詩情畫意。但到現場一看,一樓養牲口,二樓住人,蒼蠅、蚊子到處亂竄。那個地方能住嗎?這就是魯迅描寫的,船上的人看,農家樂,樂陶陶,岸上呢,九斤老太正在臭罵他的孫子。所以這里面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需要把握準確,都把握好了休閑農莊才能做好。 三、堅持文化 我們也不能完全迎合城里人的這一套,完全迎合這一套過于庸俗,而且就會被城市的強勢化改造我們。這里面我也歸納了幾句話叫做:“自然自然大自然,生態生態深生態,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活生活真生活”。對應城市在水泥森林高樓峽谷之下的小自然,淺生態,博物館式的死文化,虛偽的生活。所以這里面要注重需求,又不能遷就需求,才能把這個事情把握的準確一些。休閑農莊的發展是一個新題目。所以就需要一系列的創造。 四、我們到底要做什么? 休閑農莊的核心是閑,所以我們要培育十閑,從容人生,一是得閑空,二是蓄閑心,積蓄的蓄,我們不單要蓄錢也要蓄閑心;三是做閑事,四是學閑技,休閑要學會技能,我們中國人恰恰在休閑技能上最差,可以說世界各民族比較,中國人在玩的方面是最差的,所以就需要學習;五是交閑友,六是聊閑天,七是處閑境,八是讀閑書,九是養閑趣,十是用閑錢。大家到了休閑農莊,如果能夠把這些十閑體驗一把,這就是一種非常從容的人生。我們確實需要從容,現代城市生活,第一太急了、第二太擠了、第三太忙了、第四太亂了,最終就是我們的生活太差了 五、十養,品質生活 我們培育什么樣的品質生活,在城里我們體現不到,在日常的工作中體會不到,只有要休閑農莊才能完全的體會到。第一山水養生。第二森林養眼,第三宗教養心。山水養生可以理解,宗教養心在這個制度環境下好像不宜提。實際上現在民間有普遍的、強烈的宗教信仰需求。所以象這樣的休閑農莊就應該有相應的宗教場所。第四修煉養氣;第五文化養神;第六運動養性;第七物產養形;我們有很好的物產,用物產來美容。第八氣候養顏;第九教育養成;第十生活養情。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