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龍湖旅游地產微度假戰略
時間:2014-06-06 15:01來源:勇先創景 作者:旅游地產規劃中心 點擊:
次
四萬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旅游地產策劃規劃中心技術王副總監如是說。中國經濟目前是自行車經濟,如今首要任務是要去除自行車高速行駛的慣性,另一方面要主抓經濟轉型的步伐,這樣才能避免翻車的風險。
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北京住宅市場依然一片愁云,但尚未入市的龍湖·長城源著,單日造訪人數卻高達萬余人。這個位于北京密云的項目,在龍湖內部看來具有標志性意義,其顛覆性甚至不下當年的初涉旅游地產時的山海湖計劃。因為從未在一線城市做過旅游地產的龍湖,極少與人合作的龍湖,選擇了旅游巨頭,背靠北京首席人文水鎮——古北水鎮打造北京的首個度假別墅產品。對龍湖而言,“龍湖·長城源著”是一個龍湖品牌升級的標桿項目。
攜手旅游巨頭開創新模式
2011年,龍湖一舉推出“山海湖”度假產品系,正式打入旅游度假地產。4年以來,依托精準的選址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以及自身卓越的產品研發能力,龍湖在旅游度假地產領域得到長足發展,布局涉及成都、煙臺、寧波、云南等諸多省市。2014年,龍湖再度加碼旅游地產,在北京推出全民度假藏品——龍湖·長城源著。
對于一線品牌開發商而言,加碼旅游地產已經不算新的動向,但此次龍湖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打造的旅游地產項目,依然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這不僅因為這是龍湖首次在一線城市布局旅游地產,更因為這次龍湖跳出了通常旅游地產造概念的模式,采取了與成熟的旅游巨頭合作的模式。
在旅游行業,中青旅可謂獨占鰲頭,其開發的烏鎮旅游景區至今仍是中國最成功的景區之一。中青旅副總裁劉廣明在某策略會上表示,烏鎮景區今年爆發性增長,今年1~4月份,該景區客流量突破200萬人,預計今年營收將達到9億-10億元。其在密云開發的古北水鎮被視為“類烏鎮景區復制第一單”,5月試營業以來,效果超乎預期,僅五一三天就接待游客5.9萬人次,預計實現收入1183.19萬元。在龍湖看來,中青旅對待旅游產品的邏輯,與龍湖對待自持商業的邏輯雷同,龍湖愿意“兩個很專業的開發商合作在一起去碰撞”,在不同的業態間形成高效率的互補。
旅游地產模式亟待改變
當住宅產業從黃金時代走向白銀時代,房地產行業的轉型迫在眉睫。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人民消費水平和消費階段的迅速提升,旅游度假地產成為房企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據統計數據顯示,萬科、中信、首創、海航、華僑城、珠江地產等60多家知名的房企均已涉足旅游地產,總額超過8000億元。毋庸置疑,旅游度假地產前景遠大,但另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即:當前的旅游度假地產模式,重地產輕旅游,甚至“旅游為表,地產為實”,“旅游未動,地產先行”。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旅游地產開發大都是旅游地產開發為名,地產開發為實。
業內人士認為,單純以旅游為概念的圈地賣房模式難以為繼。旅游度假不僅是消費產品的升級,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升級,而后者更具持久性。目前,國內的消費需求正逐步傾向于“景區環境+城市設施”并存的模式。
強強聯手倡導微度假
面對行業困境,已經有有遠見的企業另辟蹊徑,重新定義旅游度假地產,引領旅游度假消費。
以烏鎮旅游為例,其核心模式是“整體產權開發、復合多元運營、度假商務并重、資產全面增值”,將古鎮歷史文化遺存資源與旅游復合式開發相結合,實現“單一門票型”向“綜合目的地”的業務模式的成功轉型,已成為國內休閑度假目的地的成功典范。
全面復制烏鎮模式的古北水鎮也同樣采取了類似的模式,同時引入國內著名高端地產開發商龍湖地產,進行景區的住宅開發。
同樣,龍湖正是看好烏鎮的開發模式,才與古北水鎮一拍即合。龍湖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旅游產業+房地產”的模式是真正意義的旅游地產,是旅游地產領域開發模式的創新和突破。
在龍湖看來,長城源著項目代表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源于對生活的洞察和追求,兼具出世和入世的生活選擇,體現了龍湖在產品開發背后的人文關懷,是旅游地產開發模式由自然主義上升至人文主義的代表作。
業內人士認為,龍湖地產的此次嘗試,將開創北京微度假時代,即趁周末假期短暫抽離都市生活的一種度假模式,從市區到古北水鎮的距離,正好符合微度假的生活半徑。
勇先創景視點:微度假時代隨著我國休閑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需求的隨機性發展,已經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勇先創景在旅游規劃時,要抓住這種趨勢,打造都市三小時度假圈,做好文化規劃和服務規劃,讓微度假時代變身微生活地產時代。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