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鄉村旅游工作開展情況
1、開展了鄉村旅游業現狀調查。2006年9月—11月,根據胡曉華副省長的指示精神,我委和省旅游局聯合開展了鄉村旅游情況調查,初步統計了我省鄉村旅游資源現狀,為下一步的鄉村旅游推進工作打下基礎。
2、評選了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2006年10月—12月,我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省級種植業“一村一品”專業村評選工作,制定了《遼寧省推進種植業“一村一品”工作實施方案》和《種植業“一村一品”專業村評選標準》,經各地申報、層層審核和專家評選,全省評定了192個省級種植業“一村一品”專業村,并從中篩選20個重點村作為新農村種植業產業試點村。一村一品專業村的發展,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規模化旅游場所和觀光內容。隨著我省一村一品的持續發展,將會進一步壯大鄉村旅游的產業基礎,拓展鄉村旅游的內涵。
3、正在組建相應機構和制定推進意見。2007年,根據我省鄉村旅游現狀,我委擬與省旅游局研究開通鄉村旅游線路,引導和扶持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接到《國家旅游局農業部關于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通知》后,我委正在制定推進全省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擬按照國家和省的工作部署,成立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重點由省農委和省旅游局聯合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縣、鄉、村發展。目前,具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正在建設之中。
二、我省鄉村旅游業現狀
1、鄉村旅游業發展初具規模。據2006年初步統計,全省建成、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鄉村旅游景區已達181個,總規劃建設面積245.21萬畝,已經建設面積130.26萬畝,占規劃面積的53.12%;計劃建設總投資225.39億元,已經投資81.78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36.28%。計劃年總產值187.64億元,已經實現年總產值60.69億元,占計劃的32.44%;計劃吸納勞動力35.31萬人,已經吸納勞動力17.92萬人,占計劃的50.75%。同時,帶動了旅游業相關產業的大發展。鄉村旅游業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項新興產業。
2、鄉村旅游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我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雖然剛剛起步,但發展速度較快,發展空間余地較大。按照目前的建設進度,我省已經完全投入運營的鄉村旅游景點有60個,占總量的30%,主要以生態觀光型為主;正在建設并試營業的鄉村旅游景點有80個左右,占總量的45%,一旦全部運行,對產業拉動作用將十分可觀;具備開發鄉村旅游自然條件,開發較晚,有計劃開發或剛剛施工的40個左右,占總量的25%。在我省的丹東市,比較著名的天華山、黃椅山、天橋溝、花脖山、青山溝、鳳城大梨樹、大鹿島等14個鄉村旅游景點早已營業,占丹東市規劃建設總量的70%。從總體上看,我省鄉村旅游業已進入發展階段,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較大,必將成為我省農業發展的新興產業。
3、鄉村旅游業類型豐富。在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各地結合本地實際,發揮本地優勢,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基地。
一是生態觀光型。主要為田園化的新、奇、特花草樹木生態園,此類景區數量最多,總量達到49個,占總量的27.1%,譬如東北最大的盤錦鼎翔生態觀光,亞洲最大的紅海灘等特色生態景觀。
二是產業觀光型。數量81個,占總量的44.8%,譬如,鳳城市大梨樹村發展以五味子、水果為主要產業特點的農業旅游。
三是休閑觀光型。主要為休閑垂釣、趣味采摘、森林景觀公園等,數量28個,占總量的15.5%,其中垂釣漁園19個,譬如大連海王九島、莊河黑島等休閑垂釣。
四是農業教育型。主要為種、養業和農業傳統教育,數量10個,占總量的5.5%,新民市的三農園是農業教育型的突出代表,已經發展成為農業發展教育的一個基地。
五是民俗文化型。包括民俗農莊,數量10個,占總量的5.5%,如新賓縣赫圖阿拉城集中反映了滿族民俗文化。
六是綜合觀賞型。主要是集農業的種、養、加與旅游觀光為一體,包括養殖畜、禽、鳥類觀賞,數量3個,占總量的1.7%。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