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国产-xx毛片-69av视频在线-日韩视频一区尤物少妇偷拍 |www.szyjmc.com

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鄉村振興規劃,鄉村旅游咨詢網

臺灣發展休閑農業對大陸當前農業結構調整的啟示(2)

時間:2011-10-04 15:09來源:中國鄉村旅游咨詢網 作者:勇先創景 點擊:
      4、大陸發展休閑農業的有利條件
      4.1 經濟穩步增長。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連續跨越2個萬億元,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達8%。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8.6萬億元人民幣。目前,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七位,外匯儲備達到1580億美元。加入WTO后,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經濟兩大浪潮的推動下,必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更大影響。
      4.2 農業面臨戰略轉型。近幾年來農業實現連續豐收,過去農產品短缺的局面已經扭轉,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多數農產品供給已經進入較為充裕的階段,表現為賣方市場。在家庭承包的基礎上,創新農業經營組織,克服“小規模、分散化”家庭經營弊端,已成為深化農村改革的主旋律。實行農業戰略轉型是解決農業發展的深層和長遠問題,必須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鼓勵創建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農業經營組織形式,是目前形勢下農業經營組織的創新思路,而發展休閑農業是農業戰略轉型的一個方向。
      4.3 假日經濟出現。從90年代后期開始,大陸已經出現了富裕和閑暇的消費需求,而且經濟的增長方式已經明顯地由供給拉動轉為需求拉動。1999年,政府適時做出了延長假期的決定,目前雙休日加上10天的法定假日,一年加起來有110多天的休假時間,特別是五一、國慶、春節各有7天連續假日,假日旅游消費的大規模假日經濟出現。1999年國慶,4000萬人次出游,消費140億元;今年“五一”,4600萬人次遠足,開銷181億元。面對龐大的假日旅游群體,景點就顯得不足,現有的旅游點主要集中在中東部的名山大川,開發的旅游源多集中在名勝古跡,因此,開發休閑農業可為假日旅游增光添彩。
      4.4 消費觀念改變。休閑農業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隨著人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對長期城市生活的厭倦,人們更經常、更普遍的是周末出游,目的不一定慕風景名勝而是回歸自然,走得也不一定很遠,就在城市周邊地區,主要是體驗幽靜的田園生活,感受鄉村田野寧靜、清新的空氣和純樸的民風。有關抽樣結果表明,僅北京市就有40.6%的居民把中短途鄉間旅游作雙休日休閑的第一選擇。
      4.5 農業游憩資源豐富。大陸的農業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地形復雜,氣候四季分明,農作物多種多樣,特別是生物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種子植物就有3萬多種,還有近2000種脊椎動物,栽培作物也有約600種。這些區域特色,可以轉化為旅游資源,可以針對各地不同的景觀和農業生產形式,設計出形式和內容多樣的農業觀光園。加上大陸農業歷史悠久,蘊育了豐富的水鄉、平原、草原、高原、高山文化內涵、民俗風情,為開發旅游農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6 交通運輸漸趨發達。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道路、民航、火車、汽車等交通運輸條件得到大大改善,加上私家車將走入家庭,使人們外出休閑十分便利。
      5、臺灣休閑農業對大陸農業的借鑒與啟示
      目前休閑農業在大陸還處在起步階段,據不完全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休閑農業項目有7個,各地的休閑景點也在迅速增加之中,但運營情況卻大不相同,大部分休閑農業開發項目,上馬后即陷入僵死狀態,這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區休閑農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布局不夠合理;有的選址遠離城區且交通不方便,不利于組織客源;有的休閑農業區游樂項目單一,游客難以盡興;在經營方式、促銷力度、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之處,制約了休閑農業的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吸取臺灣在休閑農業上的成功經驗。筆者認為,首先,政府要重視加強對農業休閑區的規劃與指導;其次,政府要把休閑農業規劃區的建設視為社會公益事業,投入資金建設硬環境,并配以優良的軟環境條件;第三,休閑農業項目的開發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創新,應遵循奇趣性、參與性、多功能性、地方特色,形成項目開發的穩定性和長效性;第五,開展專題旅游設計,促進休閑農業的持續發展。專題旅游設計要包括利用各種節慶活動、時令季節,如梅花節、桃花節、荔枝節、枇杷節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獨具特色的活動;第六,休閑農業不是純粹的農業開發,也不是傳統的旅游項目開發,它的發展必須包含并兼顧農業、環境、生態、環保、教育、經濟、社會、旅游、醫療、文化的意蘊,只有這樣休閑農業才能走上健康的發展之道。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
分享到:
------分隔線----------------------------
聯系方式
?
地址:北京 海淀 清河嘉園東區 甲1號樓15層
郵編:100089
電話:010-62669808
傳真:010-62669808
郵箱:yongxian@bjyxcj.com
院長熱線:13001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