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于旅游業的“三體”,都有很大的貢獻首先,對于旅游主體的旅游者而言,為旅游者炎熱的夏季找到了絕佳的歸屬,本身避暑旅游就是產生于游客的需要,而其結果最終毫無疑問首先滿足了游客的需求;為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選擇,提供了更周到的服務。其次,對于旅游客體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項目,也就是為獲取收入找到了更多的源頭,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完善、成熟也會促使旅游目的地從旅游業中獲取的一切利益升值,同時避暑業與當地民俗旅游、文化旅游相結合,會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 最后,對于旅游媒體的旅游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因避暑旅游業本身也屬于旅游項目之一,其本身的存在就是旅游業內容豐富的表現,而且作為旅游主體和旅游客體服務或被服務的旅游媒體,對主體和客體的作用自然會對介體產生影響。 二、我國十大避暑勝地中國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是由亞太環境保護協會(APEPA)、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GN)評價中心等調研和評價機構等共同組織評判得出的,在這里所介紹的我國十大避暑勝地正是位居該排行前十名的城市。(一)評判依據評判依據也可以說是開展避暑旅游的條件,掌握好避暑條件,對于旅游投資商而言,比較容易準確定位,對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也可以依據此條件對所在地的旅游發展戰略有精確的把握,對于旅游規劃院來說,可以依據此條件對規劃項目地進行客觀的可行性研究評判,所以說,對于避暑旅游目的地的選擇的評判依據很有必要進行介紹。(1)具有人文特色與生態旅游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優勢; (2)具有夏季熱月避暑型氣溫、日照、紫外線、風力、雨量、空氣濕度、空氣質量、高負離子量、避曬等綜合氣候環境舒適度優勢; (3)植被覆蓋率與土地綠化率較高、沙塵氣象影響較小、消暑休閑環境較好; (4)主要水系水體水質較好或綜合治理成效較明顯、公眾與旅游者可獲得較好親水感受; (5)旅游吸引物與品牌塑造、旅游基礎設施與服務體系建設、旅游市場組織實效明顯,重視通過規劃與投入發展避暑生態旅游與避暑生態經濟; (6)生態環境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育較好; (7)生產生活與旅游休閑追求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重視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省地,高效利用土地空間,倡導低碳出行與低碳生活; (8)中外旅游者通過親身感受對當地夏季旅游舒適度給予較好口碑贊許。 (二)十大避暑勝地詳解依據以上標準進行評選,確定出來的“2012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分別為:貴陽市、昆明市、哈爾濱市、青島市、西寧市、麗江市、六盤水市、承德市、玉溪市、以紅興隆新城鎮群為代表的黑龍江墾區。昆明市因空氣質量在全國相對較優、滇池治理水質向好、交通環境有明顯改善而在本年度與貴陽并列榜首(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