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秦嶺生態休閑游、西府民俗體驗游、渭北農業觀光游、嘉陵江羌族風情體驗游、米倉山鄉野觀光游、巴山人家休閑度假游、沙漠生態觀光游……各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板塊構成了陜西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體系。
秦嶺生態休閑游、西府民俗體驗游、渭北農業觀光游、嘉陵江羌族風情體驗游、米倉山鄉野觀光游、巴山人家休閑度假游、沙漠生態觀光游……各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板塊構成了陜西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體系。 關中采摘節、陜南油菜花節、陜北民歌節、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各市(縣)農家廚藝大賽……各具特色的農村旅游特色節慶活動在三秦大地爭奇斗艷,為陜西的農村休閑旅游勾畫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陜西省以豐富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通過重點旅游項目帶動,使陜西鄉村旅游實現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從示范到普及的蛻變,并且使其成為了陜西新興產業和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在一系列挖掘文化內涵、創建品牌、活躍旅游市場、豐富旅游產品的革新下,陜西鄉村旅游精彩頻現,亮點頻出,正在成為陜西旅游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加大扶持力度推動鄉村旅游建設步伐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委、省政府拓寬發展視野,在歷史人文游、秦嶺生態游、紅色旅游等做得風生水起的同時,把鄉村旅游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通過科學規劃,巧妙策劃,注入文化,精心打造,強化營銷等方式,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的良性互動發展,成功地探索出了“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市場引導、協會主體、農戶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 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2007年5月,根據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的要求,陜西省成立了由省農業廳、省旅游局組成的陜西省鄉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省政府先后三次召開陜西省鄉村旅游發展工作會議。鄉村旅游得到重視并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保障。 鄉村旅游政策體系建設日趨完善。2007年先后制定下發了《陜西省旅游局、陜西省農業廳關于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的通知》、《陜西省鄉村旅游發展工作指導意見》、《陜西省創建旅游強縣工作指導意見》、《陜西省農家樂工作指導意見》等五個鄉村旅游發展指導性政策文件,陜西省發改委、財政、農業、林業、水利、建設、交通、扶貧等相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許多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相關政策性文件,有力地推動了陜西省鄉村旅游快速健康發展。 鄉村旅游投資力度不斷加強。“十一五”期間,陜西省以項目為依托,不斷加大對鄉村旅游投資力度。截至目前,陜西已選出了110個鄉村旅游重點項目,自籌資金已超過10億元,銀行貸款6310萬元,其他途徑籌資達8500萬元,總投資達9.18億元人民幣。省財政2007年至2011年共撥付2000萬元對其中120個項目給予了引導性投入。 鄉村旅游標準化建設日趨完善。近年來,陜西省旅游局先后制定了《陜西鄉村旅游示范村評定標準及評分細則》、《陜西鄉村旅游示范村服務指南》、《陜西旅游特色名鎮評定標準及評分細則》、《陜西省農家樂旅游星級評定管理辦法》、《陜西省農家樂旅游星級劃分與評定標準》、《陜西省農家樂旅游星級評分細則》等規范性文件,加強對鄉村旅游的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 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下,陜西鄉村旅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十一五”期間,陜西省已培育國家級“旅游強縣”4個,省級“旅游強縣(區)22個,創建省級旅游示范試點縣7個;“農業觀光旅游示范區”30個,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47個;2010年“農家樂”經營戶已發展至1.37萬多戶。與此同時,戶縣東韓村、長安上王村、寶雞關中風情園、禮泉袁家關中印象體驗地、漢濱區毛壩田園、白水富卓蘋果人家、西鄉櫻桃溝、城固桔園及陳爐古鎮、青木川、華陽古鎮、鳳凰古鎮、后柳古鎮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獨具規模的鄉村旅游點和特色旅游名鎮(村)紛紛涌現,極大地豐富了陜西鄉村旅游的產品體系。 增強品牌意識打造鄉村旅游精品項目 陜西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秦嶺山水、田園觀光、農事采摘、民俗文化獨具魅力。據統計,陜西省鄉村旅游資源單體總數為1757個,分屬7個主類、24個亞類和82個基本類型,其中人文旅游資源共計1476個資源單體。 為在充分展示陜西獨具魅力的鄉村風情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十二五”伊始,《陜西省“十二五”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出臺?!兑巹潯诽岢?,緊緊圍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這一主題,重點打造“156”工程“1”大核心,提高鄉村旅游認知,規劃先行;“5”大重點,抓標準、抓示范、抓項目、抓宣傳、抓品牌;“6”大配套工程,管理體系、基礎設施、教育培訓、信息網絡、投資機制、環境工程。一個個精品鄉村旅游建設項目、一個個品牌農家樂如三月春花悄然綻放,盡顯嫵媚。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陜西將篩選3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100個旅游特色名鎮,100個旅游示范村、3萬戶農家樂進行重點建設,并規劃21條鄉村游自駕線路推向市場。 結合區域資源特色、空間差異和主題形象,重點建設秦嶺北麓、千里漢江、黃河秦晉大峽谷三大鄉村旅游帶,打造西府民俗體驗游、米倉山鄉野觀光游、秦嶺生態休閑游、巴山人家休閑度假游等8大板塊。同時,一批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和線路進入重點建設階段。 西府民俗大觀園、關中印象體驗地、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園、后柳水鄉鄉村旅游示范區、陳爐古鎮、榆林國家沙漠生態公園等旅游主題園區紛紛開工建設。 陜南古鎮民俗之旅、巴山人家之旅、寶雞民俗體驗之旅、淳化休閑之旅、蜀漢三國新韻之旅、禮泉關中印象體驗之旅、油菜花海之旅等21條自駕游精品路線正在逐漸推出。 秦嶺人家、西府人家、桔園人家、櫻桃人家、玉華人家、棗鄉人家、沙漠人家等農家樂品牌正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一村一品,漢中的西洋參、花木手杖,安康的紫陽富硒茶、嵐皋藤編,商洛的核桃、板栗,寶雞的彩繪泥塑、千陽麥稈畫、鳳翔馬勺臉譜,楊凌的蝴蝶工藝品、昆蟲標本,咸陽的淳化刺繡、琥珀糖,渭南的華陰皮影、富平墨玉,銅川的宜君農民畫、耀州青瓷,延安的安塞手工鞋墊、吳起米酒,榆林的剪紙和紅棗等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商品正在全面開發中。 在陜西旅游商品博覽會、陜南菜花節、安康龍舟節、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鄉村旅游展等品牌節慶活動外,充分挖掘農村優秀鄉土風俗,大力開展、舉辦漢中勉縣旱蓮文化節、青木川千古風情旅游節、平利茶之旅文化節、禮泉桃花節、延安過大年、榆林糍粑節、彬縣大佛文化旅游節等傳統地域特色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的基礎配套服務,漢中漢臺區、安康漢濱區、商洛商州區、銅川耀州區照金鎮、寶雞鳳縣雙石鋪鎮等旅游接待服務中心,秦嶺北坡環山公路、沿黃公路鄉村旅游標志系統和示范村、示范名鎮生態廁所都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此外,陜西鄉村旅游信息網、自駕游旅游信息網、《陜西鄉村之旅》系列圖書和陜西鄉村旅游宣傳片正在陸續建成推出,安康、寶雞、榆林等鄉村旅游教育培訓基地即將建成開課。 勢頭喜人鄉村旅游成拉動縣域經濟新引擎 隨著各縣(區)發展鄉村旅游熱情的不斷高漲,陜西鄉村旅游市場空前繁榮。2010年,全省鄉村旅游接待人數3800萬人次,綜合收入33億元,從業人員達17.5萬人,“農家樂”經營戶達1.37萬戶,為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地處秦嶺以南,大巴山北坡腹地之中的嵐皋縣曾經在全省排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名次中一直處于末尾。“十一五”以來,嵐皋縣委、縣政府調整思路,把“巴山人家”農家樂作為全縣鄉村旅游的重要形式和生態旅游的補充,先后完成民居改造8000余戶,興辦“巴山人家”農家樂600余戶,建成花里鎮、花里村、龍安村、宏大村等10幾個旅游村鎮,走出了一條“旅游村鎮與集鎮建設、扶貧開發、生態旅游相結合,把旅游作為城鄉資源集聚平臺”的發展新思路。“十一五期”間,嵐皋縣農家樂從36戶增加到1039戶,游客從2005年末的12萬人次一躍突破200萬人次,綜合收入從4800萬元增長到8.9億元,旅游占GDP比重從不足2%上升到18%,旅游產業的龍頭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位于禮泉縣的袁家村是近年來陜西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一面旗幟,2007年禮泉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依托文物資源優勢、袁家村村名效應,打造旅游名村的思路。先后建成關中印象體驗地康莊,古茶樓和各種作坊100多間,開發生產了蜂蜜、花粉、菜油、辣子、土織布、醪糟等深受市場歡迎的綠色無公害產品和民間工藝品。每年定期舉辦的農家過大年、御杏旅游節、中秋采摘節等活動已在全省旅游市場上產生了較大影響。2010年起袁家村旅游產業開始向旅游產業集團化發展,空間從袁家一村向周邊十村開始輻射,在此階段生態停車場、關中小吃一條街、田園風情度假小院、名人文化村等正在逐步建設,村內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實現了從單一的參觀,餐飲向集餐飲、娛樂、觀光、休閑、住宿為一體綜合化過度。從2007年國慶試營業以來,袁家村的游客接待量就呈現出井噴效應,2009年接待游客85萬人次,2010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歷年平均增幅為12%左右,2010年旅游經濟收入1.2億元。 將“茶文化”、“絞股藍產業”、“河谷漂流”為鄉村旅游特色吸引物的平利縣,以全國綠化模范縣、優質蘋果基地縣等著稱的世界蘋果三大優生區之一的淳化縣,獨具西岐飲食文化特色的岐山縣,以“奇峽”、“茶鄉”為主打品牌的商南縣……每一個鄉村旅游明星縣的背后,都有著一串串喜人的數字,而這都是和發展鄉村旅游密不可分的。 如今,陜西的鄉村旅游已經進入全面升級階段。城市文明的浸潤正在構建農民現代文明心理,完善的旅游產業正在促進新農村經濟轉型,傳統農民開始成為旅游從業人員。顯著的經濟效益下,已有成千上萬常年外出打工的陜西村民回到家鄉投入火熱的鄉村旅游建設,鄉村旅游正在成為解決城鄉統籌一體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營銷、突出鄉村特色、突出田園風光的鄉村旅游集約化經營道路正在三秦大地上全面展開。根據《規劃》,力爭到2015年,陜西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達120億元。農家樂經營戶數達3萬戶,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
“十二五”陜西重點農家樂旅游品牌建設項目 ●西安休閑農家樂上王村、東韓村 以西安市長安區上王村、戶縣東韓村等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項目集休閑、度假、娛樂、餐飲于一體,以吃、住、游、購一條龍服務為特色,重點突出“農”文化體驗之旅的主打品牌。 交通條件:長安區上王村距西安城區僅20公里,北隅環山旅游路,西連西灃一級公路;東韓村距西安30公里,距咸陽國際機場28公里,交通便利。 旅游現狀:西安市周邊鄉村旅游名村云集,西張坡村、龍灣村、坡底村等10多個旅游示范村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其中上王村是全國農家樂服務標準化示范區,全村共有農家樂138戶;東韓村建有花園式別墅新村,被譽為“陜西第一村”的東韓村農民畫莊,年接待境外游客3萬多人次,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全村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 ●西府人家 以寶雞市金臺區勝利村西府天地、鳳鳴鎮北郭村、鳳翔六營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項目以西府農家小吃(岐山臊子面、岐山搟面皮、鳳翔臘驢腿、寶雞茶酥)品嘗,寶雞民俗(彩色泥塑、木板年畫、民間漆器及西周青銅器復制品)文化展覽為特色。 交通條件:寶雞地處陜、甘、寧三省(區)結合部,是連接中原與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塞,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在此交匯,310國道橫貫全市,從市區到各郊縣都有二級公路貫連,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 旅游現狀:西府天地、北郭村等以餐飲、度假、休閑、娛樂等多樣化活動項目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鳳鳴鎮北郭村90%以上的農戶從事旅游業,年均收入達萬元。 ●袁家文化旅游區 以咸陽袁家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10個自然村為輻射范圍。區內御杏園、異域櫻桃園、萬畝石榴園、柿園等果園遍布,昭陵博物館、袁家村關中民俗老街寶寧寺、關中大戲臺等人文資源密集。 交通條件:該區位于禮泉縣東北的煙霞鎮內,南臨關中環線,西靠昭陵大道,近臨福銀高速公路,距312國道只有10多公里,距咸陽、西安咸陽機場和西安僅30分鐘至1小時車程。 旅游現狀:區內有古茶樓和各種作坊100多間,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目前經營狀況良好,2010年旅游經濟收入1.2億元。 ●玉華人家 以銅川市玉華宮景區及附近的農家樂為主要規劃區域,打造集自然觀光、宗教體驗、避暑療養、運動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多形式的新型農家樂。 交通條件:銅川市交通便利,210國道穿境而過,沿西銅高速、包茂高速可南到西安,北抵延安。玉華宮距銅川市37公里,現已開通連接新區的旅游專線公路,從市區到景區僅需30分鐘。 旅游現狀:玉華宮周邊鄉村旅游發展迅猛,依托宗教文化推出“佛緣”素齋新食品,豐富農家樂特色餐飲文化內容。在努力提高農家樂經營水平的基礎上,還開發出觀光農業、滑雪場、垂釣園等旅游項目?,F景區周邊有農家樂40余戶家,每戶年均收入達3萬元。 ●蘋果人家 主要以渭南白水縣富卓村、上徐村、南井頭村、北井頭村為主的綠色蘋果長廊為核心范圍。該項目以“品農家小吃,住農家小院,聽特色方言,嘗人間仙果,觀田園風光,感綠色自然”為特色,讓游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感受農家氣息。 交通條件:白水縣交通區位優良,8條縣鄉公路直通各鄉鎮,使白水與外界的連接暢通無阻。 旅游現狀:白水縣富卓村“蘋果人家”農家樂已經初具規模,全村284戶中70戶屬于“蘋果人家”接待戶,能同時滿足千余人就餐、住宿和娛樂。每年接待游客約10萬余人次,綜合收入160萬元,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已成為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 ●棗鄉人家 以延安市寶塔區棗園村、榆林市佳縣大會坪等富產優質紅棗代表性村鎮為核心,以棗業的生產和銷售為切入點和依托,與黃土地貌、陜北民俗交相輝映,形成以紅棗為主題的農家餐飲、農舍居住、休閑娛樂等多樣化旅游項目。 交通條件:延安、榆林兩市已建成過境高速公路420公里,包茂線陜西段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黃陵延安榆林陜蒙界高速公路、吳堡子洲靖邊等高速公路的發展構建了整個陜北地區的交通骨架。 旅游現狀:農家樂經營戶約60戶,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品牌。 ●沙漠人家 “沙漠人家”特色農家樂以沙漠景觀為依托,以沙漠民俗為主題,主要以榆林定邊東坑鎮金雞沙村、神木縣中雞鎮創業村、爾林兔鎮賈家梁村、牛玉勤/石光銀治沙基地為核心,以榆林長城以北的其他空間地域范圍為輻射范圍。 交通條件:公路網絡較為發達,形成了以210、307國道,榆神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為干線的公路網絡。 旅游現狀:主要以大漠風光為核心吸引力,旅游人次在20萬左右,農家樂經營戶50戶,年收入在萬元左右,資源獨具特色。 ●桔園人家 以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為核心范圍,以老莊鎮、原公鎮、崔家山鎮、文川鎮、龍頭鎮等柑橘主要種植地區為輻射范圍,建設集特色農業觀光、民俗文化、休閑娛樂、餐飲度假、鮮果采摘于一體的農家樂品牌。 交通條件:縣城距離漢中市31公里,西安232公里,境內各類公路67條,形成以縣城為中心、干線公路為骨架的公路網絡。 旅游現狀:全縣共有農家樂80余戶,其中桔園鎮共發展農家樂50戶,可一次性接納游客4000余人次。 ●巴山人家 主要以嵐皋縣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附近的楊家院子等為規劃地域范圍。項目主要為景區依托型農家樂,主要依托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吸引觀光、休閑度假、會議、療養的游客前往。 交通條件:嵐皋縣位于鄂、渝、陜三省交界處,北距安康市區71公里??h城交通便利,207省道穿境而過,與周邊相鄰的平利、紫陽、安康、重慶等縣市構成了便利的公路交通網絡。 旅游現狀:嵐皋縣努力打造“山水嵐皋、秦巴畫廊”的旅游形象,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巴山人家”的農家樂旅游品牌初具規模,現有農家樂600余戶。 ●陜南水鄉 主要以商洛商南縣任家溝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主要打造以生態休閑觀光為主要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和生態型、園林型的農家樂。項目以觀光休閑、野趣體驗、健康療養、農產品購買等為主。 交通條件:商南縣交通較為便利,境內有國道312、西南鐵路,丹江水道橫貫東西。人家溝村地處西河高速公路連接線,依據新農村建設規劃道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 旅游現狀:目前農家樂經營戶80戶,年綜合收入700多萬元。 “十二五”陜西鄉村旅游 重點自駕游精品線路 一、寶雞民俗體驗之旅 ·線路1 西安—關中風情園—西岐民俗村—六營民俗村—西部蘭花園—西安 ·線路2 西安—西部蘭花園—金臺觀、美林觀光園、勝利塬民俗村—關中風情園—法門寺—西安 二、禮泉關中印象體驗之旅 西安—咸陽—北屯—煙霞鎮—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西安 三、陳爐古鎮之旅 西安—照金鎮—孫塬鎮—銅川耀州窯博物館—陳爐古鎮—西安 四、渭南水果之旅 西安—六龍壁、清代考院、楊虎城紀念館、林則徐紀念館—白水縣南井頭村“錦繡人家”—富卓村“富卓蘋果人家”—陶藝村—西安 五、紅色民俗之旅 西安—黃陵縣(黃帝陵、劉家川農家樂)—延安棗園—楊家嶺舊址—井家灣村農家樂—西安 六、大漠風光游 西安—延安棗園—靖邊—牛玉琴治沙基地—金雞沙鄉村旅游示范點—定邊石光銀治沙基地—西安 七、沿黃公路沿線之旅 西安—華陰縣華山—合陽處女泉—壺口瀑布—延川蛇曲—清澗袁家溝毛主席故居—榆林(紅石峽、鎮北臺)—靖邊牛玉琴治沙基地—延安(清涼山、棗園)—黃帝陵—陳爐古鎮—涇陽大地原點—西安 八、油菜花海之旅 西安—南鄭出口—賞南鄭最美油菜花海(陽春橋、柳園村、鳳凰村、農豐村、立豐村、但家溝村、合同巖村、高臺鎮)—城固桔園—西鄉櫻桃園—石泉后柳水鄉—漢陰油菜花—西安 九、珍稀動植物科考之旅 西安—佛坪大熊貓保護區—大坪峪—秦嶺人與自然博物館—華陽古鎮—朱鹮站—城固鳥山—漢中市—南鄭羅帳嶺茶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西安 十、陜南古鎮民俗之旅 ·線路1 西安—石泉出口—石泉蓮花古渡—熨斗古鎮—燕翔洞—后柳水鄉—石泉老縣城石泉蠶?;?mdash;漢陰龍寨溝—漢陰兩合崖—鎮安云鎮古街—柞水石甕鎮東甘溝村—柞水溶洞—鳳凰古鎮—西安 ·線路2 西安—柞水溶洞—鳳凰古鎮—石甕鎮—東甘溝村—鎮安木王國家森林公園—山陽漫川關古鎮—西安 十一、巴山人家之旅 西安—安康香溪洞—瀛湖—嵐皋縣—藺河鄉農家樂—四季鄉農家樂—溢河鄉農家樂—南宮山花里鎮—平利縣八仙鎮—鎮坪化龍山自然保護區—西安 十二、最美商洛游 西安—牧護關鎮勤茂村—商州區楊斜鎮、花石浪遺址—孝義鎮—丹鳳賈平凹故居、二郎廟龍駒寨鎮船幫會館—商南金絲峽—過風樓遺址—西安 “十二五”陜西重點農家樂旅游品牌建設項目 ●西安休閑農家樂上王村、東韓村 以西安市長安區上王村、戶縣東韓村等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項目集休閑、度假、娛樂、餐飲于一體,以吃、住、游、購一條龍服務為特色,重點突出“農”文化體驗之旅的主打品牌。 交通條件:長安區上王村距西安城區僅20公里,北隅環山旅游路,西連西灃一級公路;東韓村距西安30公里,距咸陽國際機場28公里,交通便利。 旅游現狀:西安市周邊鄉村旅游名村云集,西張坡村、龍灣村、坡底村等10多個旅游示范村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其中上王村是全國農家樂服務標準化示范區,全村共有農家樂138戶;東韓村建有花園式別墅新村,被譽為“陜西第一村”的東韓村農民畫莊,年接待境外游客3萬多人次,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全村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 ●西府人家 以寶雞市金臺區勝利村西府天地、鳳鳴鎮北郭村、鳳翔六營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項目以西府農家小吃(岐山臊子面、岐山搟面皮、鳳翔臘驢腿、寶雞茶酥)品嘗,寶雞民俗(彩色泥塑、木板年畫、民間漆器及西周青銅器復制品)文化展覽為特色。 交通條件:寶雞地處陜、甘、寧三省(區)結合部,是連接中原與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塞,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在此交匯,310國道橫貫全市,從市區到各郊縣都有二級公路貫連,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 旅游現狀:西府天地、北郭村等以餐飲、度假、休閑、娛樂等多樣化活動項目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鳳鳴鎮北郭村90%以上的農戶從事旅游業,年均收入達萬元。 ●袁家文化旅游區 以咸陽袁家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10個自然村為輻射范圍。區內御杏園、異域櫻桃園、萬畝石榴園、柿園等果園遍布,昭陵博物館、袁家村關中民俗老街寶寧寺、關中大戲臺等人文資源密集。 交通條件:該區位于禮泉縣東北的煙霞鎮內,南臨關中環線,西靠昭陵大道,近臨福銀高速公路,距312國道只有10多公里,距咸陽、西安咸陽機場和西安僅30分鐘至1小時車程。 旅游現狀:區內有古茶樓和各種作坊100多間,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目前經營狀況良好,2010年旅游經濟收入1.2億元。 ●玉華人家 以銅川市玉華宮景區及附近的農家樂為主要規劃區域,打造集自然觀光、宗教體驗、避暑療養、運動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多形式的新型農家樂。 交通條件:銅川市交通便利,210國道穿境而過,沿西銅高速、包茂高速可南到西安,北抵延安。玉華宮距銅川市37公里,現已開通連接新區的旅游專線公路,從市區到景區僅需30分鐘。 旅游現狀:玉華宮周邊鄉村旅游發展迅猛,依托宗教文化推出“佛緣”素齋新食品,豐富農家樂特色餐飲文化內容。在努力提高農家樂經營水平的基礎上,還開發出觀光農業、滑雪場、垂釣園等旅游項目。現景區周邊有農家樂40余戶家,每戶年均收入達3萬元。 ●蘋果人家 主要以渭南白水縣富卓村、上徐村、南井頭村、北井頭村為主的綠色蘋果長廊為核心范圍。該項目以“品農家小吃,住農家小院,聽特色方言,嘗人間仙果,觀田園風光,感綠色自然”為特色,讓游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感受農家氣息。 交通條件:白水縣交通區位優良,8條縣鄉公路直通各鄉鎮,使白水與外界的連接暢通無阻。 旅游現狀:白水縣富卓村“蘋果人家”農家樂已經初具規模,全村284戶中70戶屬于“蘋果人家”接待戶,能同時滿足千余人就餐、住宿和娛樂。每年接待游客約10萬余人次,綜合收入160萬元,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已成為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 ●棗鄉人家 以延安市寶塔區棗園村、榆林市佳縣大會坪等富產優質紅棗代表性村鎮為核心,以棗業的生產和銷售為切入點和依托,與黃土地貌、陜北民俗交相輝映,形成以紅棗為主題的農家餐飲、農舍居住、休閑娛樂等多樣化旅游項目。 交通條件:延安、榆林兩市已建成過境高速公路420公里,包茂線陜西段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黃陵延安榆林陜蒙界高速公路、吳堡子洲靖邊等高速公路的發展構建了整個陜北地區的交通骨架。 旅游現狀:農家樂經營戶約60戶,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品牌。 ●沙漠人家 “沙漠人家”特色農家樂以沙漠景觀為依托,以沙漠民俗為主題,主要以榆林定邊東坑鎮金雞沙村、神木縣中雞鎮創業村、爾林兔鎮賈家梁村、牛玉勤/石光銀治沙基地為核心,以榆林長城以北的其他空間地域范圍為輻射范圍。 交通條件:公路網絡較為發達,形成了以210、307國道,榆神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為干線的公路網絡。 旅游現狀:主要以大漠風光為核心吸引力,旅游人次在20萬左右,農家樂經營戶50戶,年收入在萬元左右,資源獨具特色。 ●桔園人家 以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為核心范圍,以老莊鎮、原公鎮、崔家山鎮、文川鎮、龍頭鎮等柑橘主要種植地區為輻射范圍,建設集特色農業觀光、民俗文化、休閑娛樂、餐飲度假、鮮果采摘于一體的農家樂品牌。 交通條件:縣城距離漢中市31公里,西安232公里,境內各類公路67條,形成以縣城為中心、干線公路為骨架的公路網絡。 旅游現狀:全縣共有農家樂80余戶,其中桔園鎮共發展農家樂50戶,可一次性接納游客4000余人次。 ●巴山人家 主要以嵐皋縣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附近的楊家院子等為規劃地域范圍。項目主要為景區依托型農家樂,主要依托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吸引觀光、休閑度假、會議、療養的游客前往。 交通條件:嵐皋縣位于鄂、渝、陜三省交界處,北距安康市區71公里??h城交通便利,207省道穿境而過,與周邊相鄰的平利、紫陽、安康、重慶等縣市構成了便利的公路交通網絡。 旅游現狀:嵐皋縣努力打造“山水嵐皋、秦巴畫廊”的旅游形象,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巴山人家”的農家樂旅游品牌初具規模,現有農家樂600余戶。 ●陜南水鄉 主要以商洛商南縣任家溝村為核心范圍,以周邊村落為輻射范圍。主要打造以生態休閑觀光為主要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和生態型、園林型的農家樂。項目以觀光休閑、野趣體驗、健康療養、農產品購買等為主。 交通條件:商南縣交通較為便利,境內有國道312、西南鐵路,丹江水道橫貫東西。人家溝村地處西河高速公路連接線,依據新農村建設規劃道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 旅游現狀:目前農家樂經營戶80戶,年綜合收入700多萬元。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