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健康島的海南,2013年至2014年,健康服務產業成為熱度和呼聲很高的詞。在政協三亞市六屆四次會議上,也有政協委員建言,三亞要完成由傳統的醫療服務業向健康服務業的全面轉型,轉型與重構,成為三亞衛生發展的方向。 2013年10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健康服務產業8萬億的蛋糕引起群雄逐鹿,加上政策的支持,一個產業的“富氧”時代正在來臨。據了解,三亞市各種專科民營醫院、養老機構、高端的康復療養機構也如雨后春筍。 到2015年,三亞總人口將達到80萬,三亞近幾年的醫療資源得到長足發展,大型綜合性醫院已經有5家,醫療服務能力有明顯改善。但是,綜合性醫院中,老年醫學及相關的服務能力與迅速增長的人口及老年人比例還是遠不相稱:服務形式單一、未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體系,健康服務產業的巨大潛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掘和引導。 對此,政協委員韋海珠建言,三亞地產必須與健康服務業深度結合,發展養生地產,除了實際的養生技術、人員的配置外,統籌健康信息的管理至關重要。通過配套建設的信息系統,逐步完善地產的健康管理功能,從地產開建之初即建設健康管理體系,結合云技術的應用,讓地產項目的健康管理功能完善和加強,使居者便利獲得健康服務信息,醫院便利獲得服務的市場信息,形成醫、房、人三方共贏的局面。 政協委員韋海珠還建議,大型綜合性醫院以其設備先進、技術人才多、技術先進全面等行業優勢,在健康服務業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在健康產業的發展中,綜合性醫院必須加強解決疑難危重疾病的能力,同時服務理念也必須得到顛覆性的改變。 養生地產的市場需求 亞健康群體的高比例和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使得中國社會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現多元化,養生地產已經被列為了住宅產業的稀缺產品。中國老年人口中已經到60歲及以上的人口15989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告說,我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中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定義的人群只占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通俗地說,就是這70%的人通常沒有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癥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覺不適,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適應力下降,經常處在焦慮、煩亂、無聊、無助的狀態中,自覺活得很累。 解決老年健康問題和亞健康的重要方式就是通過生態人居改善人體微循環,使得身心浸潤在完全生態的環境氛圍中,養生專家曾有過形象的比喻:人體就像一個彈簧17173,外部環境和工作勞累就是外力。長時間的緊張勞作和惡劣的環境使彈簧越來越緊繃,最終彈簧無法復原。所以,人的體力精力需要保持收支上的平衡,一段時間的緊張勞作,需要相當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調整,才能使機體恢復到正常狀態。人居環境的選擇至關重要,而擁有休閑、度假、養生三大主體功能的人居環境和住宅產品就成為了養生地產的重要組成。 勇先創景旅游規劃中心指出,養生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主流行業已經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趨于對健康的重視,養生保健、綠色消費已是大勢所趨,必將成為新一輪市場浪潮的熱點,養生健康產業已經進入需求旺盛期,養生地產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契機。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