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營生向鄉村游轉變
時間:2014-06-11 18:13來源:勇先創景 作者:鄉村旅游規劃 點擊:
次
開了5年漁家樂的漁民殷茂富,正在自己的餐館里忙碌著。院子前停滿了來自周邊縣城區的車輛。殷茂富算了一筆賬,原來靠網箱養育、打魚一年最多能賺到5000多元,“現在經營漁家樂一年收入10多萬元,少了風吹日曬多了收入。游客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200多人次,平時每天最少也能接待3到5桌。咱微山縣的‘全魚宴’好多游客都提前預訂……”說話間一旁的電話聲響個不停,“不少游客都是奔著這里的‘全魚宴’來的。”殷茂富說。
拔掉圍網漁民上岸,水清了民富了
在山東微山縣象殷茂富這樣的漁民轉產做漁家樂、農家樂的不在少數。山東省微山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區縣,2012年起,該縣持續開展漁業養殖污染防控工作。15萬漁民親手拔掉了自家賴以生存的圍網,為“退漁還湖”做出了犧牲。去年年底前,該縣累計清理規范網箱6.9萬畝、網圍20.62萬畝,規劃養殖區內保留非投餌性網箱2.42萬畝、網圍3.1萬畝。
漁民不養魚、不打漁,靠什么吃飯?起初,拔掉圍網的漁民一時間找不到了方向。“盤活現有生態資源,漁民轉型鄉村旅游。”微山縣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讓漁民轉產轉業發展,取締網箱養魚,引導扶持漁民做漁家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清洗掉腳底板上的泥沙,徒步上岸的漁民,依靠微山縣的水鄉資源,開始經營漁家樂,做起了“全魚宴”,地道的微山水鄉味道,帶給游客原生態的體驗。不久,與日俱增的游客,讓漁民們看到了希望。
依托獨特資源,構建個性品牌
浩渺的微山湖,文化豐富,魚米之鄉。圍繞特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該縣以打響“微山湖人家”為動力,以打造“中國美麗鄉村統籌發展示范區、山東省最具漁鄉韻味的鄉村休閑綜合體”為目標,順利完成了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在編制《微山縣鄉村旅游規劃》時,微山縣制定了長期鄉村旅游規劃,杜絕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先后建設了微山湖生態文化園、微山湖現代漁業園、微山湖產品交易園、微山縣濱湖養生園、微山湖水鄉經濟文化園五大產業園區;同時探討研發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多樣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滿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了漁民的收入。
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示范區的引領,靠規模贏得吸引力,憑服務打造特色品牌。近年來,該縣重點打造了以微山島謝樓、兩城獨山湖東村、歡城東村等為代表的采摘園,以王蘇白為代表的現代觀光新村、以昭陽猛進為代表的休閑觀光養生村、以渭河為代表的漁家水街村、以馬口村為代表的微山湖漁家村、以小卜灣為代表的湖上樂園村等,10個特色鄉村旅游示范村相互鏈接,形成湖區居民共同發展的經濟依賴區,每個村用特色吸引了來自八方游客。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升級鄉村游品質
為改善湖區的交通環境,微山縣港航局2010年6月就負責承建了村村通航工程。一期完成疏挖航道49條,建成各類碼頭55處;二期完成便民航道12條74.7公里,建設中型碼頭10個。由此,大大改善了湖東湖西往來的交通狀況,從而提高了微山湖景區的可進入性,為微山鄉村旅游的發展開辟了“湖上通道”。
在改善交通環境的同時,自2013年起,微山縣按照“好客山東”農家樂的標準,對83戶鄉村旅游經營戶的廁所和廚房進行了改造,今年計劃對106戶經營戶進行改造。干凈明亮、整潔衛生的廚房和廁所贏得了游客的好評如潮,提升了微山旅游的形象,增加了漁民的收入。
勇先創景認為:鄉村旅游規劃時一定要將農家樂和休閑農業區分開來,農家樂是最原始的鄉村旅游,而休閑農業則是鄉村旅游的新階段,是發展休閑度假經濟的依托。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