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文化旅游地產新玩法
時間:2014-06-10 17:59來源:勇先創景 作者:旅游地產規劃中心 點擊:
次
近來,勇先創景研發部的小王電話有點繁忙。細問之下方知道,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中介不停的給他打電話。而小王不過是咨詢過住宅地產而已,看來地產的拐點是山雨欲來啊。不過最近,文化地產卻這邊風景獨好!
官方消息顯示,5月16日,華誼兄弟以16.38億元底價競得深圳坪山三宗地,將開發文化城項目。這意味著不久之后,一座華誼電影主題樂園將坐落于此。恰巧在同一天,深圳文博會的現場,兩座宏偉精美的縮小版建筑吸引了無數觀展者的目光,那是王健林位于武漢的電影主題樂園和“漢秀”,它們今年底即將揭開神秘面紗與世人見面。
盡管時至今日,中國仍未有一座真正成功的本土主題樂園,但其中所蘊含的潛在價值,地產界、旅游和影視業的土豪們無疑非常清楚。
以文化之名曲線拿地
上月中旬,深圳坪山公開出讓三宗地塊,其中兩宗為工業用地、一宗為商業用地,三宗地塊總面積為38.13萬平方米,總起拍價格為16.38億元。對于這三塊地的競拍,華誼兄弟并未受到任何挑戰,最終被其以底價競得。
華誼兄弟此次拿地早有計劃。去年其就已經通過子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坪山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開發文化城的框架協議。項目總投資13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發展電影及電視節目拍攝、后期制作、配套服務、廣告制作、設計、主題旅游及其他文化創意設計等產業。而在拿地之后,華誼兄弟傳媒將聯手珠江投資和坪山城投共同投資成立項目公司,華誼兄弟子公司實景娛樂在項目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
以文化的名義拿地似乎總是能夠輕松成功,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文化這張名片已然成為企業們順利獲得地塊的通行證——一方面,企業能夠依靠國家優惠政策把成交價格壓下來,而另一方面,發展文化產業的名頭能夠帶來潛在稅收以及調整地區產業結構,這正是地方政府想要的結果。雙贏的結果和無數成功的先例無時無刻不刺激著躁動的資本。
華誼兄弟如此,萬達則更是如此。撇開武漢中央文化區的幅員遼闊,其已經在長白山、合肥、南昌、無錫、西雙版納、青島和哈爾濱埋下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種子,當然,要播種先要有地。
文化與地產的博弈
事實上,作為各自行業的龍頭,華誼兄弟與萬達集團在進軍文化地產這件事上歷來備受質疑。
目前,華誼兄弟在文化旅游地產方面已在四個城市布局: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蘇州電影世界、上海華誼文化城、深圳華誼文化城。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曾表示,迪士尼有迪士尼樂園,環球電影有環球影城,開發衍生產業是娛樂公司的必經之路。華誼兄弟也不例外。在這一條自上而下的產業鏈延伸布局中,華誼可謂是名正言順,但它的問題來自現金流——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分析指出,電影公司進行主題公園和文化地產布局主要是能擴大利潤來源,不過一旦電影公司進行布局,其風險會體現在收益受旅游淡旺季影響較大,同時項目投資大、回報期長,這會導致其現金流產生危機。此外,借文化名義做地產的質疑也不曾停息。
但對于以文化之名行地產之實的說法,萬達似乎更受困擾。由于地產根基太深,人們似乎很難接受萬達角色的轉變,而且大型室內樂園和“秀”一類的節目在中國還沒有特別成功的先例。萬達內部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萬達電影樂園其實與萬達本身的電影制作并沒有太大的聯系,“我們內部的項目大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的,上下游產業鏈還沒有打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萬達強大的資本支持使得文化衍生品類的主題樂園得以迅速成型,但想要獲得一個持續的文化內容供給源頭并非易事,而這恰恰就是迪士尼動漫形象們的價值所在。對此,有業內人士半開玩笑地評論稱,即便是輸了文化,地也是賺錢的。
勇先創景視點:無論是影視還是文化旅游,其開發模式都是風險極大的,在這種風險極大的開發模式面前,如果沒有強大的利益擺在面前,資本是無論如何不可能介入的。介于此,萬達、華誼兄弟都是可以理解的,無非是用文化+地產來做模式,從而達到最大盈利目的。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