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一號文件是農業的方向標。 2015,農業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大機遇! 從一號文件的歷史沿革可見,國家從1982年開始,至1986年連續5年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5年又連續12年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可以發現的是,從1987年至2003年,一號文件是沒有發布的。為什么沒有發布呢?原因是當時國家在大力發展工業、外貿。但進入21世紀后,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勢頭不減,“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已成為現實。然而這時,農村的改革和發展卻不斷面臨新的難題,面對三農嚴峻形勢,黨中央審時度勢,從國民經濟全局出發,將重心放到了三農問題上。 而近幾年,隨著國際市場減速,全世界經濟都處于疲軟狀態;國內生產競爭力不足,房地產等走向末路,整個經濟發展轉入新常態。中國是農業大國,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有近一半的農業人口。2015,國家重點傾力農業,只有農業發展了,國家才會強。因此,現代農業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大底牌。毫無疑問,2015,農業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大機遇! 2015,新農村建設將獲國家重點扶持 2014一號文件講了3個問題:經營模式、生態和食品安全問題,而2015年一號文件除了繼續講經營模式和生態問題外,還重點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問題。為什么要提新農村建設?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保持新常態發展,就要擴大投資,房地產投不動了,重工業形勢也不好,而唯一能帶來投資效果的就是農村,因此要加重農村的基礎建設。這個跟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經濟增長是直接相關的,所以2015一號文件里講,要“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未來新農村建設會有很大發展,國家在這方面會有很大的資金扶持。 2015,農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將獲最大紅利 目前,土地流轉價格遠遠超過農業收益,而2015一號文件提出的農墾、國有農場改革將為目前非理性的土地流轉帶來轉機。全國國有農場約有上千個,占地面積共達5億多畝,而國有農場改革將針對現階段國有農場所屬的土地資源進行集約,將會釋放更多土地入市,大量的土地入市將緩解現在居高不下的土地流轉價格,這就為工商資本、合作社、農業企業發展農業帶來巨大商機,同時也革命性降低了拿地風險、經營風險。 2015中央一號文件還明確提出:“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在這之前,國家已實現了糧食連續11連增。那么,在耕地面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糧食實現12連增呢?這就為規模農業帶來了商機。規模農業既降低了人力勞動成本,又依靠機械化保證了勞動生產效率,從而保證了產量。規模農業生產將會得到更多扶持和補貼,2014年國家的糧農補貼資金高達1700億,同比2013年增長了30.7%,如果按照同比增長的話,在2015年國家糧農補貼資金將超過2200億!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將成為獲得巨額補貼紅利的主體! 勇先創景鄉村旅游規劃中心指出,比較近年來一號文件,主題有三:農民、農業、農村;從政策支持角度看,中央的支農、惠農政策是越來越多,強度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全面系統。結合美國、日本農業大規模反哺經驗來看,中國大農業時代已經到來。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