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見的都市景觀規劃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類:宏觀景觀規劃 土地環境生態與資源評估和規劃,是都市景觀建筑師宏觀環境規劃的基本工作。其工作涉及到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各類動植物資源、風景旅游資源、社會人文歷史等多方面,工作過程包括對規劃地域自然、文化和社會系統的調查分類及分析。這些調查分類及分析是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場地選取、環境評估、區域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研究的基礎。各項工作的結果包括:地圖、報告和其他有關文件。這些評估報告可以要求對都市總體規劃進行修訂和補充,給出新的用地劃分,改變用地分區性質,制定或修改地方設計規范、法規及管理《條件》,以及為特定建設工程項目(或區域)制定的法律、約定條件和限制。 大地景觀化:綠化—藍化—棕化規劃,這是都市景觀建筑師宏觀環境規劃的核心工作。其實質是從空間環境保護規劃的角度出發,通過綠化(綠化),水資源整治保護、大氣粉塵治理凈化(藍化)、土壤保持與改造(棕化)來保護人類聚居環境。“三化”意味著全面考慮環境諸因素。景觀建筑師一直在強調,綠化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對于我們今天所處的工業文明及后工業文明的生存環境建設,僅僅強調綠化是不夠的。傳統的都市綠地規劃的理論觀念、方法技術有待更新。 特殊性大尺度工程構筑的景觀處理,是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工業時代產生了許多史無前例的大尺度的景觀工程構筑,在宏觀的區域范圍上影響著人類的景觀。對此,景觀建筑師需要與其他專業人員共同予以規劃設計。例如:高速公路選線、橋梁水壩等大型構筑、市政管線走廊(如地上高壓電纜和地下管道主干線)及其他設施用地布局等。 第二類:中觀景觀規劃 場地規劃是一種對都市建筑、結構、設施、地形、給排水、綠化等予以時空布局,并使之周圍交通、景觀、環境等系統相互協調聯系的過程。為了美學和技術上的要求,其包括場地內不同功能用地的安排、都市地形與水體的改造、雨水管網系統的組織、沼澤地保留、環境保護動植物的遷移,以及政策、控制性條例和各類標準的制定。具體景觀計劃工作包括繪制各類地圖、概念性規劃、分項規劃、報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門審批所需的文件材料。場地規劃的內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項目的詳細設計等。 城市設計,這是中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可按形態劃分為面、線、點。面:城市形象策劃、城市美化運動、城市景觀風貌設計。例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城市“美化工程”規劃。線:城市濱河帶、城市商業步行街、各類交通道路景觀。點:①城市道路交叉口節點規劃設計。這包括節點處景觀引導、周邊地塊建筑群體開發策劃、交通組織以及外部環境綠化的綜合規劃。②城市廣場設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加,一方面,城市戶外活動空間的需求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創建高質量的城市環境風貌形象也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這些需求集中反映在近年全國各類城市的市民廣場建設上。另外,旅游度假區、主題園、城市公園設計,在中觀景觀規劃設計中,也是面廣量大的實踐性工作。 第三類:微觀景觀規劃 微觀景觀設計包括:街頭小游園、街頭綠地、花園、庭院、古典園林、園林景觀小品等設計。優美的都市景觀,不僅具有造型美的空間環境,而且包含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富有詩意的生活空間里。雄偉廣場上的慶典活動,花園空間里的情侶,每一個具體宅旁庭院中兒童的嬉戲——人們富于情趣的活動所構成的景觀是最為動人的。 上述三類都市景觀的創造,必須綜合考慮內容的功能、物質的構成和美學三方面的因素。進行都市總體藝術布局和都市景觀的創作工作,就是要掌握和運用藝術創作的美學規律,將各種物質材料通過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積極發揮創作技巧,創造出符合形式美特征的外部形象,以反映和表現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進步的生活理想與審美理想的思想內容。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