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局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境遇的過程。 二、園林設計的依據:科學依據、社會需要、功能要求、經濟條件。 三、園林構成五大要素: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園林小品。 四、世界造園史三大流派:中國、西亞和古希臘。 五、園林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 1、是什么? 適用、經濟、美觀。 2、為什么? (1)園林設計工作的特點是有較強的綜合性,要求做到經濟、適用、美觀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當然,同任何事物發展規律一樣,根據不同性質、不同類型、不同環境的差異,彼此之間有所側重。 (2)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適用,經濟,美觀”三者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首先要考慮適用的原則,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園林功能適合于服務對象。適用的觀點帶有永恒性和長久性。其次要考慮經濟問題。正確的選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就可以減少大量的投資,也解決了部分經濟問題。園林建設要根據園林性質,建設需要確定必要的投資。也要考慮美觀,既滿足園林布局,造景的藝術要求。在某些條件下美觀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美觀本身就適用,就是觀賞價值。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裝飾、美化環境,創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氣氛。 六、園林的布局:在園林選址、構思立意的基礎上,設計者在孕育園林作品過程中進行的思維活動。 1、基本原則: (1)構園有法,法無定式; (2)功能明確,組景有方; (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①頤和園主景突出式②圓明園集景式③避暑山莊風景式);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山有三遠,深遠、平遠、幽遠。水之三遠,曠遠、幽遠、迷遠);(5)建筑經營,時景為精; (6)道路系統,順勢通暢; (7)植物造景,四時爛漫。 2、總體設計:在選定園址或稱之在“相底”的基礎上,根據園林的性質、規模、地形特點等因素,進行全院的總布局。 3、“個園”:暗喻他有竹子品格的清逸和氣節的崇高。唐柳宗元被貶官為永州司馬時,建了一個取名為“愚溪”的私園。該園內的一切景物以“愚”字命名,愚池,愚丘,愚島,愚泉,愚亭……一愚到底,其意與 “拙政園”的“拙者為政”異曲同工。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