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家”為形,以“樂”為魂“農家樂”的真諦便是以家為樂,因此“農家樂”的開發應該以家庭為單位,體現出“家庭”的形態,規模要適度,不應貪大求洋。而“樂”應該切實體現出農家的特色,成為名副其實的農家樂的“魂”,所以要在“農”字上做文章,規劃出參與性強的項目,如簡單的農事、農活(如采摘、種田等)。2、產品特色化,方式生態化要做到產品特色化,首先要因地制宜地設立旅游項目,利用當地特有的農業資源設置相應的旅游項目,不要照搬其他地方的項目;其次便是大力弘揚特色文化,城鄉文化的差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是“農家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異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所謂生態化發展,即要避免“開發建設性破壞”,采用3R的環境認識,即減少(Reduce)、重新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保證農家樂觀光園的生態環境完整性。3、做到三個堅持,并向聯合協作經營方向發展三個堅持,即堅持“產業鏈本地化”, 防止旅游漏損和“飛地化”,盡量利用本地資源包括原材料和人力資源;堅持“經營者共生化”,為了減少惡性競爭,經營者共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種是分工共生,外來經營者和本地經營者通過提供不同等級和類別的旅游產品吸引不同的旅游市場,互相依存,避免同質化的惡性競爭,另一種是合作共生,外地企業與地方合資合作開發“農家樂”,達到利益共享;為了減少“農家樂”的經營風險,堅持“兩棲化”,即將農業生產作為農民的主業,而旅游業作為副業,農業生產作為生存的保證,旅游業作為致富的門路。要實現聯合協作經營方向發展,可以通過建立 “農家樂”服務中心站,實施統一包裝對外促銷,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品牌。建立“農家樂”旅游網站推介“農家樂”經營者和“農家樂”旅游活動。重點村、重點地區可以成立“農家樂”協會,擔當起“農家樂”集團經營的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職能,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經營中互相協作、互相補充、互相協調,幫助各戶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問題,增強“農家樂”的經營能力。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