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業觀光園的開發模式(一)原生型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根據原生型農業觀光園的資源依托、客源需求等狀況,總結出其開發模式為“四化”一體,全方位的開發模式,所謂“四化”一體,即產品組合要求多樣化,發展核心要明確化,場地選擇要科學化,開發方式要先進化。具體如下:![]() 1、產品組合多樣化產品組合多樣化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農業資源組合多樣化,利用農業資源的多樣性以及成熟、收獲的季節差異性,來打造多元化的農業景觀,并充分考慮季節性進行分片種植或混合種植,延長觀光園的開放時間,從而規避農業觀光園的季節性,保證一年四季,季季有美景,同一季節,園區塊塊有特色。二是活動內容多樣化,觀光園內的活動內容不應只限制在采摘、垂釣、放牧之類的活動,可以增加一些文化性質的活動,如2004年4月中旬,平谷的“北京百萬市民觀光果園采摘游啟動儀式”就不單是采摘,還包括選舉形象大使、北京名果名園科普知識競賽、攝影、征文等活動。把農業觀光和文化活動結合起來,豐富游客的體驗,向高層次發展將是農業觀光園的生存之路。2、發展核心明確化農業觀光園的發展必須以農業生產為核心,以旅游為輔助,考慮到農村、農民的保障性以及旅游業的風險性,農業觀光園應以農業生產為核心依托,將旅游業作為農業生產實現效益化的途徑來發展,這樣既保障了農業園的保底基數,同時獲得了農業園旅游功能的附加價值。3、場地選擇科學化農業觀光園發展,定“點”很重要,選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園區今后的市場占有率以及發展前景,因為該類農業觀光園沒有住宿設施,因此較為適宜一日游或者周末兩日游,這就決定了其客源市場的臨近性,也預示著其并不是可以遍地開發,也正是由以上特點,決定了原生型農業觀光園的場地應在城市近郊、交通便利、自然景觀保存完好、景觀類型多樣、特別是農業發展水平較高和農業基礎較好的地方。4、開發方式先進化農業觀光園的開發方式的先進性主要體現為:在其發展內容上要以傳統農業為基礎,并與現代生態農業有機相結合共同發展;在其開發主體上,要聯合農產品深加工公司,進行產業鏈延展,形成公司+農戶的發展方式,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二)高新技術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
高新科技農業觀光園主要是利用科技來使得觀光園具有吸引力,因此一定要展示出科技在觀光園中的魅力,不僅要起到科技農業示范效應,更要發揮其推廣作用,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該類觀光園的發展模式為“雙動力”式可持續發展模式,所謂“雙動力”,即農業觀光園發展應以觀光農業為基礎動力,以高新科技為發展提升動力,將其視為該類園區的兩駕馬車,推動農業觀光園發揮觀賞性、知識性以及參與性的功能,這些綜合功能的發揮又會促進高新科技農業觀光園的持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力求將高新技術農業觀光園建成以高新農業為主導,堅持高新農業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以農業生產為主體,集觀賞、科普、休閑、參與為一體的,環境生態優良的高新農業與旅游相結合的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實現農業與旅游的“雙贏”戰略。
![]() (三)“農家樂”式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農家樂式農業觀光園是農業觀光園最為大眾的發展方式之一,因此要在該類觀光園發展中取得突破,必須抓住其核心,走出農家樂專有的特色化模式:以“家”為形,以“樂”為魂;產品特色化,方式生態化;做到三個堅持,并向聯合協作經營方向發展。具體如下:(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