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以來,受到各地區的高度重視,各地相繼出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鄉村振興投資扶持資金穩中有升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2019年一季度,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408億元,同比增長3%。為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今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70億元獎補資金用于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安排3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中西部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 二、鄉村振興消費旺
隨著鄉村振興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步伐不斷加快,訂單農業、休閑農業以及各類產業園不斷發展。據統計,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農村網絡銷售吸納了2800萬農民就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新增238個國家級貧困縣,覆蓋率達88.6%。 三、鄉村振興激發農民增收多元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收入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217.3萬家,是2012年的3.15倍。農民合作社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實有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9.1%。農民合作社的良好發展態勢有效降低了小農戶的生產交易成本,帶動農民走向生產、加工、流通、銷售一體化的農業發展方向,有效提高農民增收能力、提升農業增效潛力、增強農戶和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鄉村振興讓農村環境更宜居
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4731.33億元,增長29.3%,漲幅遠遠超過公路建設投資平均漲幅,其中,新改建農村公路28.97萬公里。全國開通客運線路的鄉鎮比例為99.12%,開通客運線路的建制村比例為95.85%,建制村通車率比上年提高0.48個百分點。 五、鄉村振興增強農民幸福感
截至2018年底,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2392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5898萬人,有4900多萬貧困人員直接受益;工程建設領域在建、新開工建設項目參保率均在99%以上;全年失業保險基金共向40.2萬名失業農民工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18.2億元。共有3520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1075萬人次。全年資助497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3825萬人次。 六、總結鄉村振興,規劃先行,找準鄉村定位、確保產業發展、挖掘核心文化、狠抓生態治理、加強人才吸引、創新發展理念,調整產業結構、改善鄉村環境、解決農民就業增收問題,實現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