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摘、垂釣、花卉觀賞等較單一的農業產品體驗項目,是休閑農場的基礎產品,既可單獨經營,也可在此基礎上對其游憩方式和附加值進行提升,更能進一步開發為綜合旅游度假場所。然而國內很多農場運用普遍比較初級,現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旅游發展體驗產品升級的新神器進行剖析。 一、水果采摘 水果采摘在國內非常普遍,成為很多都市居民在周末節假日到鄉村旅游觀光的必選項目之一,但整體存在以下問題: (1)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品種單一、品質不一、組織簡單。 (2)基礎設施不配套,缺少休息座椅、洗手水盆、采摘小籃子等配套設施和用具。 (3)服務初級,缺少精美的包裝等。 升級剖析: 休閑農業園區中除了“三季有果、四季有花”外,還有很多的文化主題元素可以提煉。例如,打造果樹認養,見證孩子、家庭或企業的成長歷程;針對中高端市場,在水果上印字,打造專屬的水果;將與水果有關的一部專著、一個典故、一條成語……作為文化元素,打造講故事的主題果園。 二、休閑垂釣 為滿足垂釣者的愛好,從上世紀90 年代起,國內陸續修建了許多垂釣園。有的建在室內,有的建在室外;有的是獨立經營的垂釣園,有只有單一產品的,也有配有餐飲、住宿等其它服務設施的;有的是作為某一綜合旅游度假園區的配套項目。 升級剖析: 垂釣位的間距合理設計;提高垂釣產品的包裝服務;為高端顧客提供會員服務,提供獨立的空間存放漁具和其它專屬用品用具,甚至提供專屬休息室、餐飲服務等其它增值服務。 三、小土地出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飽和吃好已經不再是問題,人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吃出健康,因此市民小菜地廣受城市游客的喜歡。目前存有多種形式,如社區支持農業、在農村租用小塊田地、以企業為單位租用蔬菜大棚等等,不僅可以解決食用安全果菜的問題,還為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的很愜意的休閑方式。但目前此類產品仍然比較初級,需要從服務流程和基礎設施上進行升級。 升級剖析: 服務提升:由于城市人工作繁忙,導致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打理一次自己的菜園。介于此,可以設置管家式的菜園服務。在顧客種下種子之后,若半個月內沒有時間,可以雇傭管家對菜園進行一次打理,并于打理之后將菜園的最近動態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給顧客,顧客來付本次管理費用。通過定時提醒,還可以增加顧客對菜園的印象,有利于多次到農場消費。 設施提升:除了提供工作外,每塊小菜園需要用白色的小柵欄圈定范圍,配備一個小水池、水龍頭、休閑桌椅,公共區域需設置更衣室、淋浴間、工具間、果菜“體檢”室、有機肥料間、商品部、農夫休息室、果蔬栽培教室等。 四、企業認養 目前國內的大型的玻璃溫室主要以觀光為主,通過反季節栽植、反地域栽植來展示高科技支撐的現代設施農業,企業通常會對大棚進行認養,將果蔬作為公司的禮品贈送客戶或作為員工的福利進行發放。而中小型的果蔬大棚,主要發展反季節采摘項目,企業在認養之后會定期到大棚來組織員工活動。 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存在著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產品單一的問題,很難使企業員工和游客長時間的停留,增加消費。 升級剖析: 外形及環境:在保證大棚功能性的基礎上,可將大棚賦予藝術氣息,如城堡大棚、水立方大棚、彩塑大棚等等,增加大棚的觀賞性;在大棚的近處設置農品跳蚤市場,以另類大棚為背景,以大棚內的果蔬為主題,提升趣味性。 功能:大棚除了進行觀賞和采摘之外,可將副棚修改成餐廳或茶吧,主、副棚之間用玻璃進行隔離。在冬季,看著棚內的綠意盎然,品著新鮮的蔬菜沙拉,將是另一番滋味。 五、散養體驗 國內很多度假村了都設置了養殖區域,禽類養殖也是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項目之一,捉雞撿蛋的游樂項目隨之而生,帶著小朋友拎著小籃子到樹叢中尋找禽蛋,大人和孩子即開心又驚喜。不過這類項目仍存在以下問題: (1)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組織性不強,產品單一,衛生條件堪憂。 (2)基礎設施不完善,品質不高,缺乏品牌效用。 升級剖析: 設立蛋之文化園:將跟蛋相關的故事、知識組織起來,并邀請游客不斷的添加內容。 家禽訂養:挑選健康的小雞仔/ 鴨仔/ 鵝仔,放入自己的專屬禽園,長大后約親朋好友一起享用。 設置完善的服務設施:更衣室、消毒間、禮品包裝部、蛋類檢驗室,不僅要快樂也要健康。 六、花卉園區 花總是能帶給人們浪漫和幸福,不論是漫無邊際的花海,還是溫室內的精品花卉,或是博覽會上品種繁多的奇花異草。 國內主要以自然花海觀光和售賣花卉為開發模式,游憩模式相對簡單。國外則更注重花卉旅游的意境、品牌及花卉的增值加工,如荷蘭的郁金香、法國的薰衣草等,都值得借鑒。 升級剖析: 花卉DIY: 臺灣比較注重參與性的游憩方式,借鑒臺灣,我們可以設計以花卉為主題的花卉香皂、花卉香水、花卉酒、 花茶、花浴、花卉飾品等DIY 項目,讓游客親手制作只屬于自己的花卉禮品。 平民花海攝影基地:臺灣的很多偶像劇都有迷人的外景地(如臺灣大溪花海農場) ,平民也可以拍攝自己的偶像劇,也可以連同當地婚紗影樓,將經婚紗攝影升級為婚紗微電影。 花卉產品生產:配套發展花卉產品的深加工項目,化妝品、食品、飲料等等。 七、森林樂活 國內森林資源豐富,自1982 年張家界作為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批建以來,各種各樣的森林旅游產品也都很成熟,如生態觀光模式、休閑度假模式、運動康體模式、游樂狂歡模式等等。2011 年底發布了《國家林業局、國家旅游局關于加快發展森林旅游的意見》,可以看出國家對森林旅游的重視。 國外森林旅游與國內略有不同,更注重操作思路,更重視自然和公益,并配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并執法嚴格有效。 升級剖析: 設施及服務方面:多設計移動式的住宿方式,但同時要配備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同國外房車宿營地的模式),保證品質及安全。 休閑產品方面:“童話故事真人秀”將國內外在森林里發生的童話故事組織游客表演,并配備導演和攝像師拍攝成游客專屬的微電影留念。 勇先創景鄉村旅游規劃中心指出,基礎型的體驗產品已并不能滿足現代人對于品質的需求,有品質的產品進行升級,一有品牌,二有知識性,三有文化性,四有娛樂性,五有體驗性,六有國際化,而體驗性的產品升級一定要重視游客參與,將游客融入情境,感動其視、聽、嗅、味、觸覺,使其產生美好的感覺,增加其游憩方式和附加值,從而創造更高的效益。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