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中國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設計大賽發布公告以來,在一輪媒體強勢推出后,時至今日,好像偃旗息鼓,漸漸淡出人們的關注。大賽情況到底進展如何,有多少作品參展?
據中國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設計大賽組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旅游局副巡視員、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家寧介紹,公告發布以來,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得到了全國皮革藝術節的廣泛興趣和積極參與,截止8月20日,組委會已收到來自四川、山西、寧夏、天津、河北、遼寧、江蘇等省市自治區的參賽作品近1000件。大賽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預計8月27日布展工作結束,29日產生義評審結果,30日上午10點30分在集寧國際皮革城舉行2014中國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大賽頒獎暨作品展儀式。
據了解,本次大賽參賽作品多數是首次亮相。其中,既有文化內涵豐富、工藝精湛的高檔藝術品,也有特色鮮明、小巧精致的旅游紀念品;既有收藏家喜愛的傳世佳作,也有箱包、拖鞋類生活用品。總體來看,本屆大賽的參賽作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從報名情況來看,年輕人參與的多,其中有江蘇南京金陵科技學院、陜西科技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不少高校學生報名。二、也不乏民間老藝人的積極參與。如呼和浩特首次創作工藝畫的李精生先生也報名參加大賽。還有一些很少見到的具有傳統技法的作品也積極參與,像察哈爾蒙古毛繡、用來做書和燈的專用牛皮薄如紙,這種工藝也是首次參展。
鄭家寧表示,因為現在各項準備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不便于具體說哪一副作品的優劣。但是,此次大賽將會是一次亮點紛呈、藝人交流、游客喜聞樂見的一個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過去皮藝匠人不在是一個低端行業,而是在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潮流中,作為非物質文化,又閃現出“勃勃生機”。從大賽的參展品看,無論是規模還是產品檔次、無論設計理念還是其實用性、藝術性,他產生的影響力必將是空前的。
鄭家寧說,我們旨在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豐富旅游要素,增加旅游功能。把旅游商品制做的更加有內涵,更加活力,更加實用。也通過這次活動帶動更多的皮革旅游紀念品匠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皮革制作工藝得到傳承和保護。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旅游策劃中心指出,悠久的、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是難能可貴的人文資源,將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融入現代旅游紀念品的設計理念中,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轉化成現代生活的文明,保持旅游紀念品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