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風生水起的“番茄大戰”被國內一些地方引進之后,卻出現了水土不服,這無疑值得活動舉辦方警醒和反思。 據報道,深圳某景區不久前推出了西紅柿大戰活動,活動照片在網上發布后,引發網友爭議,大部分網友表示這是一種浪費行為,不能贊同。 發源于西班牙布尼奧爾鎮的“番茄大戰”,每年都吸引全世界數萬名游客的參與。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已經成了當地一個著名的民俗、文化和旅游項目,得到了從政府到民眾的廣泛支持??蔀槭裁磭鴥纫恍┑胤浇梃b國外的方式,舉行“番茄大戰”,迎來的多數都是質疑和反對的聲音,而鮮有肯定與贊同呢? 對國產版“番茄大戰”持質疑與反對態度的人,其主要觀點認為這是一種物質的極大浪費,有暴殄天物之嫌。而且,這種行為也是對菜農等番茄種植者的不尊重,是對他們勞動的褻瀆。 客觀地說,這種觀點確實沒有什么錯,番茄的主要用途就是食用,而不是被當作游戲的道具扔著玩,踩在腳底下成了“番茄醬”。況且,我們身邊確實還有生活困難的社會群體,這么多番茄被扔在地上踩成泥,不管是對于這些社會群體還是其他市民,都會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傷害。 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圳這家主題公園的做法,確實有些考慮不周,只顧著自己吸引游客、售賣門票,卻忘記了這種做法在社會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忘記了這種做法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思想觀念相抵觸。換句話說,就是在國外風生水起的“番茄大戰”被國內一些地方引進之后,卻出現了水土不服,這無疑值得活動舉辦方警醒和反思。 實際上,此前的湖南長沙、廣東東莞等地均舉辦過類似活動,如“葡萄大戰”“橙子海洋”等,幾乎都遭到了網民的質疑。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西班牙的“番茄大戰”之所以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參與和支持者眾多,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原因:其一,當地盛產番茄等蔬菜作物,“番茄大戰”上所選用的都是因為過于成熟和品相不好而無法售出的番茄,所以從原則上來說不算是食材的浪費;其二,因為每年的“番茄大戰”吸引來了自世界各地數萬名游客參加,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百姓,從中獲益頗豐,這點番茄上的浪費,自然也就沒人計較了。 這實際上也是給國內的活動舉辦者提了一個醒,一方面要選用那些過于成熟、無法售賣的番茄作為活動道具,減少浪費;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活動和公益結合起來,避免給外界一種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浪費蔬菜的印象。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克服國產版“番茄大戰”所遭遇的水土不服,展現其積極健康的一面。 勇先創景旅游規劃中心視點:當大黃鴨進入中國時,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童年就玩膩了的本土物件,漂洋過海回來后,居然還可以大把賺錢。西班牙的“番茄大戰”,引入中國后,遭到質疑,這無疑引起人們的深思,其時,該學的不僅是形式,更應因地制宜(如文化差異、居民習慣等),進行學習、開拓、創新;去開拓新的旅游品牌,開發出自己的特色產品。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