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文化旅游融入優美鄉村建設
時間:2012-01-14 12:16來源:中國鄉村旅游咨詢網 作者:勇先創景 點擊:
次
南海松塘村是南海鄉村文化的活化石,松塘村開村近八百年,這個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古村,從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學士開始,在明清兩代至少走出了4位進士、7位舉人,其中3人進入翰林院。松塘村被人譽為“翰林村”,聞名遐邇。直到現在,該村區氏宗祠門前廣場仍立有一排寬約40厘米,高矮不一的旗桿石,高的近2米,矮約1米。時至今日,松塘村崇文重教的風俗依然盛行。
“南海應向韓國新農村運動建設運功學習,堅持政策制定的延續性”、“我們應可深挖南海文化內涵,發展農村觀光產業”、“國民素質的培養,就應從娃娃抓起”,在近日召開的南海區文化旅游與優美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培訓(韓國)班學習總結會上,學習班成員們紛紛為南海文化旅游如何與優美鄉村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有必要成立專門機構 統一規劃和指導優美鄉村建設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韓國,6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其中的80%人口居住在草屋,80%的農戶不通電,農民戶均收入824美元。與城市相比,農民收入低、生活苦、居住條件差,大量青壯年進城尋找就業機會,農村發展滯后、城鄉發展嚴重失衡。1970年,韓國政府把農村開發列為國家發展戰略,開展了新農村運動。
40年間,韓國新農村運動取得明顯成效,綜合國力和國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人均GDP從1970年的250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13980美元,城鎮化率達到93%,農村人口只剩下約7%。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韓國忍痛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該國農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為有效突破瓶頸,韓國提出要實施以科技戰略、專業化產業化戰略、市場戰略、人才戰略、綠色低碳戰略為核心的“農業先進化”戰略,突出發展農村觀光產業,重塑韓國農業的未來。
反觀南海,截至2010年,休閑農業年營業也盡管達到5億元,帶動農戶數3000多戶,取得初步成效,但整體還處于尚未開發或者無序開發狀態。
“韓國設立了專門的機構來統一協調和管理新農村運動和旅游產品開發。”南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濤根說,目前,南海農村建設仍存在政出多門、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等現象,在培育專門負責協調和引導新農村建設以及鄉村旅游發展的機構和民間組織方面存在著不協調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負責協調和管理新農村建設及鄉村旅游的綜合性機構,負責解決行業矛盾、重復發展、惡性競爭和訴求無門等問題。同時,建立民間層面的新農村建設和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專業協會,加強協會作用,力促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