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發展空間大 11月19日至20日,廣西星級農家樂驗收工作小組對我市申報廣西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4星級以上評定的容縣雅嶠酒家、北流山圍李村合口度假村、福綿的夢幻水鄉進行驗收考核。這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星級評定評分細則頒布以后,首次對申報4星級以上等級農家樂的驗收評定。 星級評定 “農家樂”,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據了解,農家樂是20世紀80年代國內興起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是在國家扶貧政策和市場需求下應運而生的。它是以農業、農村、農事為載體,主要利用庭院、魚塘、果園、農場等場地,在一些城郊和旅游景點的周邊逐漸發展起來的,以展示民族風情和民俗農事為特色,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為游客提供集游覽、體驗、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旅游活動。 我市不少風景優美的鄉村,利用區位優勢和山水美景,也積極參與農家樂的建設,推出了市民可以親身參與的各種農事活動。獨特的秀麗山水、傳統的民俗風情、悠然的深山意境,使游客暢游其間,盡享回歸大自然的樂趣,領略農家樂休閑農業的獨特魅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星級評定評分細則頒布,評分細則共涉及7大項,總分值為1000分;必備項目包括經營服務場地、接待服務設施、環境保護、安全管理、服務質量要求、服務特色項目6個方面。四星級以上的農家樂由自治區旅游局評定。 這也意味著,我市以后的“農家樂”產品,也按照建設的檔次分等級,以達到農家樂評定驗收的標準來衡量農家樂的檔次。 利用鄉村休閑農業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雙休日游、家庭游、單位活動游、自駕游等日漸時興。城里人往鄉下去,到鄉村去體驗農家生活,已經成為居住喧囂鬧市市民向往的休閑生活。有關信息顯示,鄉村旅游成為我市節假日的大贏家。除了傳統景點,鄉村酒店、采摘籬園、生態垂釣、休閑農莊、山水人家、養生山吧等城郊農家樂旅游新業態,成為游客新的消費熱點。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記者在都嶠山慶壽巖景區內采訪,發現有多家農家樂的餐館經營紅火。一位村民透露,他家的農家樂餐館開張營業以來,到了節假日,生意相當紅火。很多村民感嘆地說,從來沒有想過在村子里開個餐館能賺錢。他們村里有村民開農家樂餐館,最多的一天,做了24桌生意,接待了近200名客人,營業額有近1萬元。許多客人都是回頭客,他們評價說,來慶壽巖景區的農家樂吃過一次,就對這里的菜肴念念不忘,這里燒的菜,原料純正,口味鮮美,尤其是土雞、臘肉等特色菜很受歡迎。 還有北流羅政村、石根村,容縣都嶠山森林公園、都嶠柚谷、玉城龜山公園等農業旅游示范點,每逢節假日,農家樂項目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盡享自然生態旅游之樂趣。 由于農家樂休閑農業資源多離市區比較近,交通便利,滿足了城市居民短期度假的需求,人們得以享受野外新鮮空氣、田野風光,放松緊張心情,這也成為了節假日農家樂農業觀光游火爆的主要原因。近年來,我市一些縣市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為載體,通過“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家一藝”培育主導產業,田園生態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富有成效。一批利用農業科技園區、農業博覽園等打造的精品景點,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農業科考,田園觀光,“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購農家物”,“上樹摘果、下河摸魚”……這些富有參與性、娛樂性和差異性的農事活動,讓城市游客在輕松體驗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同時,學習認知農業科技知識,悠然自得地休閑養生。而休閑農業的產品體系也日益健全,涵蓋農家樂、農業新村、民俗村寨、生態村屯、農業園區以及高科技生態農業觀光園、鄉村紅色旅游勝地、休閑度假旅游村屯等多主題、多類型、多業態,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特色。 在軟硬件上做足文章,提升“農家樂”檔次 “農家農家樂復樂”,農家樂一詞最早出自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之筆(見《岳池農家》)。農家樂是指發生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特點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對象的旅游活動。作為一種旅游形式,農家樂是生態旅游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在我市已有較大的發展。 我市田園風光景色秀麗,很多村莊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發展鄉村旅游頗有潛力。近年來,我市旅游部門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推動現代農業與山水、生態、民俗、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迅速。 市旅游規劃科的林科長認為,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星級評定評分細則頒布以后,我市創建農家樂也有了新標準。顧名思義,“農家樂”一詞的內涵,一是“農家”,二是“樂”。“農家”就是“鄉土”,“樂”就是要讓客人快樂。因此,辦農家樂要緊扣這兩個宗旨。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今天,農家樂要想得到長足發展,要想從眾多雷同同行中脫穎而出,還需要從自身建設上下狠功夫整頓完善。建議經營業主要用超前的眼光看待農家樂的發展,一方面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升級經營理念,把農家樂的運營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相結合,挖掘出更多的經營項目,主動迎合市場,創造更多盈利增長點,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另一方面要跳出“農”字的限制,開發學習一些新的經營模式。如今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論已經過時,各農家樂業主要充分運用多種先進便捷的媒介進行宣傳,把自家特色推廣出去,把廣大消費群體引進來。 旅游行家劉福光表示,農家樂的一個發展特色就是服務,全方位的、人性化的服務對于提高農家樂的品質、美譽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上至老板下至每一個員工都要用心服務。熱情到位的服務一定能讓游客產生信任感,給游客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農家樂理所應當的該為前來體驗鄉村生活的游客提供干凈清潔的衛生環境,特別是廚房、衛生間和包間里,這樣才能保證游客吃得放心玩得舒心,才能讓游客們慷慨解囊;此外,庭院的綠化美化可以使游客在享受味覺上的美感的同時也享受視覺上的美感,并且農家樂庭院的自然景觀也是游客親近大自然、欣賞田園風光的第一站,所以農家樂要重視庭院建設,優化周邊環境是十分必要的。還要不斷推陳出新,立足本身特色、基于實際情況勇于創新,挖掘新的菜品、開發特色服務、引進新奇游樂設備等。要從各方面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充分深刻地發掘潛在的旅游項目,創造更多新鮮的旅游產品,增添游樂興趣。 據日前發布的《廣西農業生態旅游產業優先發展規劃大綱(2011~2015年)》,到2015年廣西將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產業總產值達100億元,比2010年45億元的產值翻一番以上。作為農業生態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載體,農家樂旅游的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 毫無疑問,農家樂休閑農業的發展對優化我市旅游產品結構,提升我市旅游景區吸引力,拓寬旅游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記者 詹麗萍 實習生 徐慧敏)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