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鄉村旅游因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污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起來。我國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走得更快,更好。日本的綠色(鄉村)旅游發展雖然比歐美稍晚,但卻獨具特色。日本的綠色旅游是1990年代以后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其發展經驗對我國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官方定義,綠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綠色(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的農、山、漁村地區,享受當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并與當地人交流的逗留型的閑暇活動”。換句話說,就是“在農、山、漁村所進行的時間寬裕的休假活動”。在日本,綠色旅游是在國家農業政策和地域開發政策背景下推進的。發展綠色旅游是其中一項重要規劃措施,而調動農村內部村民這個主體的主動性,促進城鄉交流,構建富有獨特內涵的綠色旅游一直是日本相關學者和政府的目標。
日本發展綠色旅游的相關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當時,山村振興基本問題咨詢委員會制定了“山村振興和開發”計劃。1992年,農林水產省又出臺了新的政策,提出了“新的食品、農業和農村政策的方向”。在這個政策背景下,日本戰后的農業政策方向發生了較大轉變。在1999年頒布《食品農業農村基本法》。新農業政策把發展綠色旅游作為振興相對衰落的的鄉村地區的策略也逐漸成為日本國內政府和學者的共識。
另一方面,從日本全國地域開發政策的動向來看,日本的五次全國綜合國土規劃一直把國土均衡發展和消除地域差距作為其核心目標。該目標通過不同時期的各綜合國土規劃的理念加以具體化,其中農村和山村的旅游開發作為一環在規劃中得以體現。盡管政策有所變化,但其目標的一致性卻得以連續執行。在日本相關部門提出的休養地開發的重新評估中,綠色旅游產業的開發政策得以繼承。
因此,可以說日本的綠色旅游新政策是在明確了鄉村與城市的邏輯關系的基礎上產生的。同時日本的綠色旅游通過國家農業政策和地域開發政策與國家,通過資方采取的提供更多休閑機會與資本有著緊密地聯系。這三種邏輯聯系鑲嵌在日本綠色旅游的新政策中。
總體而言,日本的綠色旅游在國家農(山)村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雖然起步比歐美國家晚,但憑借其獨特的政策和社會文化優勢,開創了自己的特色。日本綠色旅游的國家政策和具體經驗給我們許多啟示。如在國家宏觀規劃中確定綠色(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中的地位及具體發展區域,國庫給予地方發展資金,并在政策上允許地方發展債券募集發展旅游的資金等都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學習。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