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休閑農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休閑農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完善。臺灣飛牛牧場位于遠離塵囂的山野之中,區內林木青蔥翠綠,繁花茂盛,更有一座種類眾多的蝴蝶園。當地空氣很乾凈,散發著陣陣的草香,微風中透著沁心的清涼,耳邊盡是鳥語蟲鳴,眼下見到的是綠茵、山嶺。本文以臺灣飛牛牧場為例詳細解剖休閑農業的規劃設計。
關鍵詞:臺灣飛牛牧場;規劃設計理念;功能分區
一、休閑農業的定義、園區規劃設計原則和規劃設計理念
(一)休閑農業的定義
休閑農業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也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
(二)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原則
(1)生態性原則
旅游勢必會帶來大量的污染,園區自身的生產生活需要注意生態方面的要求,重視環境的治理,更不要對自身和周邊產生不良的影響。景觀規劃的生態原則是創造園區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基本原則,是提高園區景觀環境質量的基本依據。
(2)經濟性原則
開展旅游觀光和進行園林的改造無非是為了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規劃設計當中要把經濟生產融合到園區建設中來。尤其對于各類采摘園來說,采摘的經濟效益很高,規劃設計要能夠使采摘進行的更好,同時注重在非采摘季節吸引游人,更塊地提高經濟效益。
(3)高效性原則
休閑農業既可以使農產品,農業景觀、農業文化增值,又能發展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益。
(4)參與性原則
親身直接參與體驗、自娛自樂已成為當前的旅游時尚。觀光休閑農業園區的空間廣闊,內容豐富,極富有參與性特點。城市游客只有廣泛參與到園區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層面的體驗到農產品采摘及農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氛圍。
(5)突出特色的原則
特色是旅游發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會愈強,因而規劃設計要與園區的實際相結合,明確資源特色,選準突破口,使整個園區的特色更加鮮明,使景觀規劃更直接地為旅游服務,為園區服務。
(6)文化性原則
休閑農業所涉及的動植物,均具有豐富的歷史、經濟、科學、精神、民俗、文學等文化內涵,利用這些有趣意的文化知識,設計多種游覽項目,增加農業文化知識。
(7)多樣性原則
不論是觀光旅游或是專題旅游,不論是團隊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為旅游者提供多種自由選擇的機會。園區景觀規劃的多樣性原則既是要求在旅游產品開發、旅游線路、游覽方式、時間選取、消費水平的確定上,必須有多種方案以供選擇;更要求園區品種選擇、景觀資源配置突出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
(三)休閑農業的規劃設計理念
1、開發與保護并舉
今天的休閑農業規劃建設和園區內的農業生產經營、休閑體驗等活動以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最高準則,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在保護、開發、培育資源與環境的過程中實現提高農業的開發和利用,以確保園區景觀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態性。
2、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社區經營的理念是整合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到面,最后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休閑農業園區,并適時開展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的“社區”理念來推動各項工作,從而走在了休閑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前列。
3、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的理念
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發展休閑觀光果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和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特色是休閑農業發展的生命所在,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我精、我特”才能使園區得到長久發展。
4、堅持“農游”相結合的理念
“農游” 及是農業與旅游也相結合。休閑農業通過旅游業的開展而走向市場,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提高自身價值并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休閑農業的發展也為旅游業開拓了新市場,豐富了旅游的內涵,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二、臺灣飛牛牧場的規劃設計(一)臺灣飛牛牧場的概況
休閑農業園區是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生產效益為一體的新型綠色產業發展模式。將原有農田景觀與農業休閑園建設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園區自身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對推動城市綠色產業結構調整,為人們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閑場所, 并對富裕農民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就以飛牛牧場為例給大家做一個詳細介紹。
飛牛牧場位于苗栗縣通霄鎮與三義鄉間,是以乳牛養殖為主之休閑農場,為全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牧場,牧場在成立之初默默無聞,后因曾出借給電視公司拍電視連續劇—《一剪梅》而名聲大作。它擁有視野開闊、俯瞰全景的大草原,大草原內,有一群群不怕生的牛羊,青蔥的綠野上有低矮的房舍和成群的乳牛。老羊的低鳴和小羊清亮的叫聲相互輝映,是一種我們聽不懂的對話;雨水洗滌過的草木,看起來異常青嫩亮麗;而這般的牧野風光則為我們洗凈積聚在心中的塵埃。

(二)飛牛牧場面積約50公頃,空間系采美式牧場規劃,一眼放去,牧草原遼闊無際,一派自然豪邁的恬適風情;蜿蜒的木圍籬、黑白相間的牛悠緩踱步,氛圍悠閑清新;空氣中的青草香,令人為之神清氣爽。場區有乳牛生態區、巴貝多黑肚綿羊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可愛動物區、兔寶寶園區,可愛動物區中有許多迷人的動物,例如貝多綿羊、紐西蘭白兔、臺灣黑山羊等等,可以喂它們吃飼料、牧草,模樣相當可愛,您還可以捏制牛奶餅干,彩繪乳牛,體會牧場生活,且在淺顯的教學中了解牛羊生態,適合全家旅游,也適合三五好友前來踏青。
(三)臺灣飛牛牧場的自然環境
臺灣飛牛牧場為一東南向西傾斜之坡地,屬丘陵地形,海拔高度介于120公尺至300公尺之間,地形富于變化,高處視野廣闊,可以俯瞰遠地風景、海面夕陽及近處的廣闊牧草地,自區內數個據點可以平視以樹林為背景的牧場風光,由洼地可以仰視牧場草原及山頂上的房舍,隨著視點的移動可以感受許多不同型態的風光。牧場外并有水稻田、茶園及鳥類、蝴蝶、乳牛等自然生態景觀,夜間則有極佳之天文景觀,具備了足以滿足游客需求之景觀資源與空間。該區附近工商活動少,污染程度甚低,區內空氣、水源質量均佳且由于場內目前尚無通過性交通,幾無噪音之干擾,十分寧靜,自然環境質量良好。
(四)臺灣飛牛牧場的規劃設計理念
臺灣飛牛牧場以休閑農業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為主軸,除了不忘農業生產外,也強調自然生態的保育和復育,并提供給游客全方位的休閑生活服務,期望能與更多的人一同分享自然、健康與歡樂的優質休憩空間。目前飛牛牧場已經成為臺灣中部地區強調自然生態的大眾休閑牧場,提供游客全方位的休閑生活服務,并針對學校戶外教學設計套裝行程,此外,在DIY體驗活動上也不斷推陳出新,有牛奶冰欺凌制作、奶酪餅干制作等。并針對喜歡畝產體驗的目標社群,提供客制化,精致化的產品與服務,以期創造游客的終身價值,牧場的永續經營以及自然生態的保育復育三贏的目標。
(五)飛牛牧場的功能分區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