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扶持養老 11月26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第三次審議時提出,每個社區需配套建筑面積不低于800平方米的社區托老所和不低于200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場站。 數據顯示,北京市現有戶籍老年人口達到277.9萬人,且每年以15萬人的規??焖僭鲩L,到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將達到380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4,呈現出基數大、增長快、高齡失能和空巢化嚴重等特點。據分析,未來90%的老人將以居家養老為主,因此社區養老設施的配套和完善至關重要。 據了解,此前審議的《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并未明確建設托老所的相關標準。一些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議,為使社區養老設施建設落到實處,應明確規定社區養老設施配置的具體標準、資金來源、政府各部門的責任、移交程序和如何運營管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條例草案提出,新建居住區的養老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和交付使用。老舊小區沒有養老設施或者現有設施未達到配建指標的,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配置;社區配建的養老設施出租用于其他用途的,應當收回用于社區養老服務。 據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預計,今后20年,我國將年均增加1000萬老年人口;到本世紀中葉將迎來老齡化高峰,老年人口預計達4.87億,養老產業供不應求的局面尤為凸顯。 多房企試水養老 來自萬科的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養老項目大多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定位高端的,收費也非常高端,憑大部分老人的可支配收入,很難企及。而收費能被老人接受的項目,其服務又往往達不到老人的需求。有一些項目,收費合理,服務到位,卻又往往是福利性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因此,能應大部分老人之需,才能有效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已成為行業共識。 今年10月,“萬科·幸福家”養老品牌正式亮相,同時亮相的還有北京萬科首個社區化養老服務項目——位于房山竇店的萬科·幸福家(竇店)社區養老中心。此前,萬科已在杭州、青島等地展開養老模式的探索。萬科·幸福家(竇店)社區養老中心是萬科在北京打造的首個社區化養老服務項目。 “試營業以來,從客戶到訪量以及入住簽約量來看,響應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也印證了這塊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表示。在充分的調研基礎上,萬科得出結論:老人不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社會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將老人孤立地集中在一起,而是要讓老人和子女、第三代生活在一起,在老人能自理時,過幸福的居家生活;在老人不能自理、需要協助時,也不用離開社區,住進社區配套的養老公寓中,既能和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也能得到更好的照護。 在萬科之前,包括遠洋地產、樂成等房企布局養老產業。去年,遠洋地產旗下首個中美合作的養老機構——椿萱茂·凱健開始試營業,項目坐落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遠洋天著高端別墅區內。此外,樂成集團將恭和苑作為旗下直營的養老服務品牌,除了完善的飲食起居設施,這里還提供文娛、護理、醫療等多方面服務,比如定期入戶巡診、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等。 與國內養老產業大多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不同,從決定做養老產業第一天起,包括萬科、遠洋地產、樂成等房企對于養老產業有著清晰的認識。 遠洋椿萱茂項目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房地產營銷從開始標榜房子本身,比如外立面、說石材、說園林、說區位等到后來標榜一種國外的生活方式,或者不是惠斯勒的純凈,就是托斯卡納的陽光。養老產品則不同,不僅需要解決長輩房子的問題,還需要解決長輩的日常起居、生活照料、一日三餐。” 樂成從2007年從事養老產業起,就按照市場化的商業模式來做。“因為我們做的是養老服務產業,而不是做地產,所以我們拿地走的都是國家正規的招拍掛,而不是通過炒概念來做房地產。”樂成養老投資總經 “養老產業不等于養老地產”。毛大慶認為,養老地產本身就是偽命題,養老地產只是養老產業的一個載體,目前,中國養老地產的概念還很籠統,有人以為簡單持有一個養老公寓或醫院項目并運營就是養老地產。作為“萬科·幸福家”品牌在北京的首個試點,萬科·幸福家(竇店)社區養老中心項目的模式將在以后的項目中得到復制。毛大慶表示,“北京萬科將專業護理型養老機構植根于成熟的城市生活社區,整合社區資源,提供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化養老服務。未來北京萬科規劃每個項目拿一幢樓做養老,在家與社區之間架起橋梁,使得老人既不脫離熟悉的生活圈子,又不脫離子女的探望和照顧,打造‘一碗湯的距離’。” 勇先創景旅游規劃中心指出,在家庭、在社區養老,符合中國傳統的養老文化,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推動養老機構融入社區,朝著小型化、個性化方向發展,社區要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成為配套設施較齊全、服務功能較完善的老年宜居社區,將醫療和養護相融合的健康養老、將數據和服務相融合的智慧養老、將政府和市場相融合的產業養老、將物質和精神相融合的文化養老等。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