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民族聚集力,大力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民族聚集力,大力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來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及實現文化強國。筆者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民族聚集力,大力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 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安陽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安陽在歷史長河的進程中孕育出了“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的“三根”文化。“文化是根”更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文化是發展旅游產業的根基。注重發揮文化在旅游產業中的作用,既是對地域文化的重新認識,也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如:在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中,運用好文化的軟實力,就可以使文化潛在的資源優勢變為現實的旅游活力優勢,使旅游疏散的單體行業變為強勁的產業鏈條,也可使文化旅游資源變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動力,使旅游資源的自身優勢變為強力推動發展、提升第三產業的綜合優勢。文化可以激活旅游資源,整合社會財富,并呈現對旅游產業強勁的帶動作用。 激發文化的軟實力可以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硬支撐。文化既是人類前行的燈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它的推動作用是內在、持久、不可替代和模仿的,是地域文化長期作用的結果,具有無可比擬的深度和廣度,著力將文化資源變為旅游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文化是魂”,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安陽立足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激發文化在社會各業態中的引領作用,使文化軟實力成為發展旅游業的硬支撐。為做到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安陽制定了以文化為核心,以山水、航空旅游為引領,以中國文字博物館為品牌的“文化安陽、歷史安陽、山水安陽”——“三陽開泰”的文化旅游發展戰略,將殷商文化、紅旗渠精神(時代精神)等安陽特有的文化注入旅游產業的發展之中,用文化提升了旅游的質量和品位,用文化給旅游產生了強勁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用文化使旅游探索出了一條發揮文化優勢促進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清晰的思路,被業內譽為“安陽思路”,安陽也因此榮獲了“中國文化旅游名城”稱號。 繼承傳統文化,推進先進文化是旅游人對中華民族精神更好的傳承與弘揚。“推進文化發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現在,黨中央把文化提到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為我們指明了正確方向。近幾年,安陽為弘揚文化,注重以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為抓手,做到了“紅綠結合”、“文旅結合”,真正步入了旅游與文化共同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同時,安陽還加強了對紅色資源(紅色旅游)的規劃和管理,開展了以“紅旗渠精神、殷商文化”為宣講重點的校園行活動,把安陽特有的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通過講臺宣講、編入課本教材等方式,進行旅游推介活動,發起了“我到殷墟學文字,我到安陽看天河”的課外游學活動。每個聽課人對我們優秀的文化從了解到感悟,從感悟到共鳴,激發了他們對弘揚中華文化的熱忱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的民族心。目前,校園行活動已走進153所大中專院校,受課人數已達10萬人次,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并作為弘揚文化的先進案例向全國推廣。 可以說,是文化才使安陽擁有甲骨文、周易、紅旗渠精神等眾多享譽國內外的優秀文化成果;是文化使安陽的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2010年接待游客188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0億的佳績;是文化涌動出的無窮智慧,構成了安陽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根基;是文化成為安陽建設中原經濟區綜合實力領先城市的有力保障,旅游業的發展也為繁榮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實踐證明,發揮文化的軟實力,就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就能夠反映民族精神,成為引導人們感悟文化、陶冶情操的先導,最終促進包括旅游產業在內的社會和諧進步和經濟的繁榮。 總之,文化是優勢,文化是后勁,文化是支撐,文化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動力。 (責任編輯:勇先創景) |